[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检测沙门氏菌的显色培养基无效
申请号: | 201210307302.4 | 申请日: | 2012-08-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27918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19 |
发明(设计)人: | 卢勉飞;蔡芷荷;邱国建;吴清平;姚华卓;陈亮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环凯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Q1/44 | 分类号: | C12Q1/44;C12Q1/34;C12Q1/04;C12R1/42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张海文 |
地址: | 510663 广东省广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检测 沙门氏菌 显色 培养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微生物检测的培养基,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检测沙门氏菌的显色培养基。
背景技术
沙门氏菌(Salmonella)是肠杆菌科的重要致病菌属,据统计在世界各国的细菌性食物中毒中,沙门氏菌引起的食物中毒常列榜首,一直以来均引起国际国内的广泛关注,它不但涉及到人类身体健康和国际贸易,而且严重影响社会的稳定。据美国CDC2009年2月9日公布的统计数字,美国44个州有600人因食用两种花生酱受到沙门氏菌感染。在我国,沙门氏菌污染也是最主要的食品安全问题。调查显示,我国每年发生的细菌性食物中毒事件由沙门氏菌引起的占80%。
沙门氏菌传统的检测方法利用的是常规生化原理,由于与其它肠杆菌如志贺氏菌、柠檬酸菌属及变形杆菌的生化特征非常相似,在传统木糖-赖氨酸-去氧胆酸盐培养基(XLD)中选择效果不明显,可疑菌落不易识别,而且当有其它的肠道菌群存在时会影响沙门氏菌的检测,给检测技术人员带来极大的工作量与不确定性。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特别是免疫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的不断发展,不少快速、简便、特异、敏感、低耗且适用的沙门氏菌检测方法,如PCR法、金标试纸法、免疫法、乳胶凝集试验和DNA探针技术等快速检验方法,已在不断得到扩大应用。然而由于这些方法需要较高的技术且仪器试、剂的成本较高,而且酶联免疫吸附法、乳胶凝集试验等会与沙门氏菌的多种血清型出现交叉反应。相比以显色培养基为基础的特异性显色生化鉴定技术在当前能更好地与传统方法相接轨,这种技术可以把检测、计数和初步鉴别一次完成,大幅度提高检测的速度和准确性,检测成本较低,因此其应用前景广阔。
目前国内外已有的沙门氏菌显色培养基利用的原理为:沙门氏菌能利用丙烯乙二醇产酸以及不含β-半乳糖苷酶,但大肠杆菌及其它大肠菌群不能利用丙烯乙二醇产酸以及含β-半乳糖苷,因此在基础培养基中添加丙烯乙二醇及β-半乳糖苷酶的底物,这种显色培养基中沙门氏菌显示利用丙烯乙二醇产酸的色泽-亮红色,而大肠杆菌及其它大肠菌群呈现半乳糖苷酶的底物中显色基团的色泽-蓝绿色。如德国Merck公司生产的显色培养基Rambach agar以及国内的某些品牌的培养基,这种原理的显色培养基不可以检测沙门氏菌中的伤寒沙门氏菌和甲副伤寒沙门氏菌,这两种菌在此类显色培养基上不能显示特征性的色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检测沙门氏菌的显色培养基。
本发明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用于检测沙门氏菌的显色培养基,每1000mL培养基含有琼脂10~18g、蛋白胨8~20g、牛肉浸粉2~10g、氯化钠3~10g、表面活性剂 1~10g、辛酸酯酶显色底物0.1~0.7g、β-半乳糖苷酶显色底物0.1~0.6g、氨基己糖苷酶显色底物0.1~0.6g、酶诱导剂 0.05~0.3g、胆盐3~10g、新生霉素5~20mg。
辛酸酯酶显色底物为5-溴-6-氯-3-吲哚-辛酯(Magenta-caprylate)。
β-半乳糖苷酶显色底物为5-溴-4-氯-3-吲哚-β-D-半乳糖苷(X-Gal)。
氨基己糖苷酶显色底物为5-溴-4-氯-3-吲哚-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X-GLUCOSAMINIDE)。
表面活性剂为吐温系列中的任一种。
酶诱导剂为IPTG、1-硫代-Β-D-乙基半乳糖苷、1-O-甲基-b-D-吡喃半乳糖苷、甲基-1-硫代-B -D-半乳糖苷、苯基-β-D-硫代吡喃半乳糖苷中的任一种。
胆盐为牛胆盐、猪胆盐、三号胆盐、去氧胆酸钠中的至少一种。
优选的,用于检测沙门氏菌的显色培养基,每1000mL培养基含有琼脂 15g、蛋白胨12g、牛肉浸粉5g、氯化钠5g、吐温-20 5g、5-溴-6-氯-3-吲哚-辛酯0.35g、5-溴-4-氯-3-吲哚-β-半乳糖苷0.4g、IPTG 0.15g、5-溴-4-氯-3-吲哚-N-乙酰-β-氨基葡萄糖苷0.4g、猪胆盐6g、新生霉素12mg。
本发明在培养基中添加了5-溴-6-氯-3-吲哚-辛酯,沙门氏菌(包括亚利桑那沙门氏菌亚属)、弗氏柠檬酸杆菌和念珠菌在辛酸酯酶作用下显示出紫红色色泽。
本发明在培养基中添加了表面活性剂,其作用在于诱导沙门氏菌的辛酸酯酶,使之能利用显色底物5-溴-6-氯-3-吲哚-辛酯,从而沙门氏菌显示出紫红色色泽。表面活性剂包括吐温系列(吐温-20、吐温-40、吐温-60和吐温-80),吐温-20可使辛酸酯酶的活力得到相对高的表达,因此优选了吐温-2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环凯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东环凯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0730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依达拉奉杂质苯肼的检测方法
- 下一篇:镁或镁合金蚀刻添加剂的制备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