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固定化谷胱甘肽合成酶及其制备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210306568.7 | 申请日: | 2012-08-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27691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30 |
发明(设计)人: | 杨晟;陶荣盛;洪秀娟;沈正权;朱傅赟;孙梁栋;陈成;沈青;郑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湖州工业生物技术中心 |
主分类号: | C12N11/00 | 分类号: | C12N11/00;C12N11/02;C12N11/08;C12P21/02 |
代理公司: | 上海一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66 | 代理人: | 崔佳佳;马莉华 |
地址: | 313000 浙江省湖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固定 谷胱甘肽 合成 及其 制备 应用 | ||
1.一种固定化的谷胱甘肽合成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定化的谷胱甘肽合成酶包括:
(1)固定化载体;和
(2)固定于所述载体的谷胱甘肽合成酶,并且所述的固定化载体包括固定化载体的基质,以及与所述基质连接的连接元件,所述连接元件的主链具有4-20个选自C、N或O的原子,并且所述的固定化载体与所述的谷胱甘肽合成酶的质量比例为:10:1—50:1,所述的固定化载体为氨基固定化载体或环氧基固定化载体,其中所述氨基固定化载体选自下组: EC系列的EC-HA;所述环氧基固定化载体选自下组: EC系列的EC-EP或EC-HFA。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谷胱甘肽合成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谷胱甘肽合成酶通过选自下组的方式固定于固定化载体:吸附、包埋、共价结合、交联、或其组合。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谷胱甘肽合成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定化载体与所述的谷胱甘肽合成酶的质量比例为10:0.6。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谷胱甘肽合成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定化载体的基质为微球。
5.如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固定化的谷胱甘肽合成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化的谷胱甘肽合成酶具有以下特性:
(a)酶活性≥0.5U/g固定化的谷胱甘肽合成酶;
(b)半衰期特性≥10天。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谷胱甘肽合成酶,其特征在于,酶活性≥2U/g固定化的谷胱甘肽合成酶。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谷胱甘肽合成酶,其特征在于,半衰期特性≥15天。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谷胱甘肽合成酶,其特征在于,半衰期特性≥20天。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谷胱甘肽合成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氨基固定化载体选自下组:EC-HA。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谷胱甘肽合成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环氧基固定化载体选自下组:EC-HFA。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定化的谷胱甘肽合成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谷胱甘肽合成酶选自下组:γ-谷氨酰半胱氨酸合成酶、GSH合成酶、或谷胱甘肽双功能合成酶、或其组合。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谷胱甘肽合成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谷胱甘肽合成酶为γ-谷氨酰半胱氨酸合成酶与GSH合成酶的组合。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谷胱甘肽合成酶,其特征在于,γ-谷氨酰半胱氨酸合成酶与GSH合成酶的比例为1:1~5:1。
14.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谷胱甘肽合成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γ-谷氨酰半胱氨酸合成酶和GSH合成酶来源于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
15.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谷胱甘肽合成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谷胱甘肽合成酶为谷胱甘肽双功能合成酶。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谷胱甘肽合成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谷胱甘肽双功能合成酶为来源于无乳链球菌(Streptococcus agalactiae)或嗜热链球菌(Streptococcusthermophilus)的谷胱甘肽双功能合成酶。
17.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谷胱甘肽合成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谷胱甘肽合成酶为谷胱甘肽双功能合成酶与γ-谷氨酰半胱氨酸合成酶的组合;或谷胱甘肽合成酶为谷胱甘肽双功能合成酶与GSH合成酶的组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湖州工业生物技术中心,未经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湖州工业生物技术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06568.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