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运输跟踪与警告方法及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1210258731.7 | 申请日: | 2012-07-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00210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28 |
发明(设计)人: | 冯雷;杜兵;叶圣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维天运通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8G1/123 | 分类号: | G08G1/123;G08G1/00;H04W4/04;H04M11/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0088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运输 跟踪 警告 方法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能监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运输跟踪与警告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在现有的运输在途监控系统中,通常由GPS设备作为终端,定时获取在途位置信息,管理员依靠对这些数据的人工处理,进行运输的在途监控。
现有技术的缺点在于:
一方面,只监控不告警:人工处理在途位置信息延迟较高,无法提前预知风险告警;
另一方面,对运输过程中各阶段的时限没有相应的监控:在运输预计超出计划时限时,无法对承运过程进行相应的督促。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运输跟踪与警告方法及系统,提供更有效的按需监控和按需告警,同时避免了海量的人工数据分析。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运输跟踪与警告系统,包括:
移动监控单元,适于通过基站设备上传运输车辆的实时状态数据;
监控后台单元,适于通过基站设备获取运输车辆的实时状态数据,并且将实时状态数据与基准线路数据进行比较,如果两者的区别超过预定的阈值,产生异常;和
运输可视监控单元,适于将所述异常进行可视化显示。
可选的,运输可视监控单元103还适于根据异常进行相应的告警。
可选的,所述基准线路数据包括电子围栏区域和/或线路时效。
可选的,所述的运输跟踪系统还包括:
通信定位网关和通信基站。
根据本发明另一个方面,提供一种运输跟踪与警告方法,包括:
步骤1、初始化运输线路和时效要求数据;
步骤2、实时获取运输车辆当前的状态信息;和
步骤3、将当前的状态信息与基准承运线路数据进行比较,如果超过预设的阈值,产生异常。
可选的,所述的运输跟踪方法还包括:
步骤4、图形化显示异常。
可选的,所述的运输跟踪方法还包括:
步骤5、针对异常向管理者或运输车辆发出告警。
可选的,步骤1包括:在运输开始前,基于运输的起始地、目的地、时效等信息,建立基准的承运线路与运输时效,作为运输过程监控的比较基准。
可选的,步骤2包括:
由车载移动监控单元自动向监控后台单元发送实时车辆信息,
或由监控后台单元主动向车载移动监控单元发出实时车辆信息请求。
可选的,步骤3包括:
根据当前时效与基准时效进行比较,如果当前时效与基准时效的差异超出预定的阈值,产生时效异常;
根据当前位置与基准线路进行比较,如果超出基准线路区域一定范围,则判断承运线路已偏移,产生位置异常。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点在于:
通过例如手机等移动设备获得运输在途位置信息,与事先设定的线路区域数据及时效数据进行比较,当发现在途信息不在设定的合法数据范围内时,即可判断在途异常。因此,本发明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进一步结合运输在途的实际线路及时效要求,可以更有效的按需监控,按需告警,避免了海量的人工数据分析。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提供的运输跟踪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监控后台单元102操作过程示意图;和
图3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提供的运输跟踪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提供一种运输跟踪系统,如图1所示,该系统100包括:
移动监控单元101,位于运输车辆中,适于通过基站设备上传运输车辆的实时状态数据;
监控后台单元102,适于通过基站设备获取运输车辆的实时状态数据,并且将实时状态数据与基准线路数据进行比较,如果两者的区别超过预定的阈值,产生异常;和
运输可视监控单元103,适于将监控后台单元102的异常进行可视化显示,并且根据异常进行相应的告警。
其中,所述基准线路可以包括电子围栏区域及线路时效。
根据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系统100还可以包括:通信定位网关和通信基站。
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系统100进行运输跟踪的过程如下:
步骤1:在运输过程开始前,即承运车辆配载完成尚未起运时,监控后台单元102配置基准线路,当对运输的线路或时效要求有变化时,需重新设置基准线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维天运通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合肥维天运通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5873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