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复合发酵菌剂发酵豆腐乳无效
申请号: | 201210257345.6 | 申请日: | 2012-07-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93023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28 |
发明(设计)人: | 张钦同 | 申请(专利权)人: | 莆田市优久食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C20/02 | 分类号: | A23C20/02 |
代理公司: | 福州科扬专利事务所 35001 | 代理人: | 徐开翟;陈智雄 |
地址: | 351265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复合 发酵 豆腐乳 | ||
1.一种复合发酵菌剂发酵豆腐乳,其特征在于:按以下工艺步骤进行:
a.复合发酵菌剂的制作:由毛霉、根霉、米曲霉组合成复合菌剂,其菌量的重量配比的最佳比例为1:1:8;
b. 米酱制作:黄豆、糙米经挑选、浸泡、蒸煮、冷却后,接入0.3-1%复合发酵菌剂,经培养、盐水浸泡后,获得米酱;
c. 汤汁制作:由白砂糖,食用盐和水配制而成;其中汤汁的重量配比为:白砂糖10%-30%、其余为食盐水,盐水的浓度为6%至饱和;
d. 豆腐乳产品制作:将豆腐盐渍1-3天至食盐含量12%以上,再将豆腐烘干成豆腐坯,豆腐坯含水量50%以下,加入米酱、豆腐坯计量装瓶,再加汤汁后真空封口,经保温发酵、检验包装后产品出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发酵菌剂发酵豆腐乳,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发酵菌剂的制作步骤还包括:
(1)复合菌剂培养的筛选,方法如下:
1)初筛:选取20株较典型的菌种进行耐热菌种筛选,通过逐级提高培养温度的方法进行菌种耐热性驯化,最终各得到6株能在35℃条件下生长良好的菌株;
2)复筛:分别在35℃条件下,在麸皮豆粉培养基培养2天后形成的鲜曲,制备蛋白酶的精酶液,用Folinphenol法测定各菌株的酶活大小;同时测定鲜曲的干重,计算酶活,复筛得到酶活最高的毛霉1株、根霉1株和米曲霉1株;
(2)复合菌剂培养,方法如下:
1)平板培养:
选取培养基为:大麦50克 水10-30克
方法如下:
(1)每个平板加入约1厘米高的培养基;
(2)每个平板进行灭菌处理,灭菌公式为15'-25'/121℃;
(3)灭菌后冷却至常温,再加入复合发酵菌剂2-3颗,振荡均匀,放入温度30-35℃的培养箱内,培养2-5天即成平板复合发酵菌剂;
2)扩大培养:
选取培养基为:大麦500克 豆腐渣250克 碎米50克 水50-100克
方法如下:
(1)每个三角瓶装入约2厘米高的培养基;
(2)每个三角瓶进行20'-30'/121℃灭菌处理;
(3)接入占总量3-5%的平板复合发酵菌剂,振荡均匀,放入温度30-35℃的培养箱内,培养3-5天即为复合发酵菌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发酵菌剂发酵豆腐乳,其特征在于:所述米酱制作的工序具体如下:
(1) 黄豆、糙米挑选:选择黄豆、糙米成熟充分,颗粒饱满、无虫蚀,无霉变;
(2) 黄豆、糙米清洗:经清洗机清洗三次,去除表面的泥沙、尘土及微生物;
(3) 黄豆、糙米浸泡、蒸煮、冷却:浸泡至透后,蒸煮至熟透,冷却;
(4) 接复合发酵菌剂、培养:用复合发酵菌剂接种,培养2-5天,至复合发酵菌剂生长成熟期到为准;
(5) 盐水浸泡:将达到成熟期的种曲用盐水浸泡1-2天,制作米酱,所述盐水浓度为6%至饱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发酵菌剂发酵豆腐乳,其特征在于:所述豆腐乳产品制作的工序可以进一步具体如下:
(1)将米酱和豆腐胚加入容器内,再注入汤汁,其中米酱的含量为产品净含量的40%-50%,豆腐胚的含量为产品净含量的40-50%,汤汁的含量以预留顶隙度后注满为限;
(2)真空封口,在温度25-45℃下存放至豆腐乳成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莆田市优久食品有限公司,未经莆田市优久食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57345.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