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有轨堆垛机的组合轨道无效
申请号: | 201210248312.5 | 申请日: | 2012-07-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5838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31 |
发明(设计)人: | 甘仲平;方锦明;张大勇;郑和平;杨毅;苟涛;陈光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昆船设计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E01B23/10 | 分类号: | E01B23/10 |
代理公司: | 昆明大百科专利事务所 53106 | 代理人: | 何健 |
地址: | 650051 云南省昆明市***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有轨 堆垛 组合 轨道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机械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在轨道上运行的设备所使用的运行轨道结构技术领域。
技术背景
目前有轨堆垛机的轨道普遍采用轻轨并通过垫板、压板等附件直接铺设在地面的方式,轻轨的上表面为堆垛机的走行轮踏面,轻轨两侧面为堆垛机导向轮的导向面,有轨堆垛机在轻轨上运行时,导向轮的高度低于走行轮的高度,使得堆垛机在转弯运行至并轨时,其导向轮不能直接通过轨道并轨的交叉处。这种轨道结构决定了转轨堆垛机在转弯并轨时必须采用轨道切换装置进行轨道变换,增加了设备结构的复杂程度,降低了设备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同时也制约了转轨堆垛机向自主转轨方向的发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不需设置轨道切换装置即可实现有轨堆垛机的自主转弯并轨、结构简单、且可保证在轨道上运行的设备走行可靠和安全的有轨堆垛机的组合轨道。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有轨堆垛机的组合轨道,包括用于有轨堆垛机的走行轮走行的“r”形并轨主轨道,用于安装主轨道并与地面连接的连接板,在连接板上位于主轨道的两侧对称安装有导向轨道,导向轨道的高度高于主轨道的高度。
本发明所述导向轨道为“L”形导向轨道,“L”形导向轨道的纵臂高度高于主轨道的高度,横臂与连接板连接。所述的主轨道及导向轨道通过焊接或螺栓联接的方式固定在连接板上。
本发明由于所设置的导向轨道高于主轨道,使得供有轨堆垛机导向轮运行的导向轨道的导向面即侧壁高于有轨堆垛机走行轮的走行面,可解决现有技术中因为导向轮的高度低于走行轮的高度而导致的堆垛机在转弯时导向轮不能直接通过轨道并轨交叉处的问题。在有轨堆垛机运行时,可确保始终且至少有一个导向面与有轨堆垛机的导向轮接触,起到导向作用。采用本发明,不需设置轨道切换装置即可实现有轨堆垛机的自主转弯并轨,其结构简单,且可保证在轨道上运行的设备走行安全可靠。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但本发明不限于附图所示。
附图说明
图1 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 为图1的A-A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本发明主要包括主轨道1、导向轨道2和连接板4。连接板4按照基本均等的间距通过连接螺栓3固定在地面上,主轨道1和导向轨道2通过焊接或螺栓联接的方式固定在连接板4上。连接螺栓3可采用调节螺栓,以便于安装调节。主轨道为“r”形并轨主轨道,图中M为并轨区域。有轨堆垛机的走行轮6沿主轨道上平面走行。导线轨道2对称安装于主轨道1两侧,导向轨道2的高度高于主轨道1的高度。本实施例的导向轨道2为“L”形导向轨道,“L”形导向轨道的纵臂2a高度高于主轨道1的高度,横臂2b与连接板4连接。安装时,以主轨道1为中心,根据导向轮5的直径大小调整两条导向轨道之间的间距并将二者固定在连接板4上。
有轨堆垛机运行时,其导向轮5被夹在两条导向轨道2中间。有轨堆垛机的走行轮6在主轨道1上运行,主轨道的顶端平面为有轨堆垛机走行轮6的走行面;导向轨道2的纵臂面2c为导向面,导向面2c高于有轨堆垛机走行轮6的走行面。有轨堆垛机沿直线运行时,走行轮6始终与主轨道的走行面接触,导向轮5与导向面2c接触,确保堆垛机沿主轨道可靠安全的运行。有轨堆垛机转弯时,走行轮6也始终与主轨道的走行面接触,导向轮5与靠近转弯侧的导向面2c接触,始终起到导向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昆船设计研究院,未经云南昆船设计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4831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锡青铜在离心铸造工艺下减少缩松的工艺
- 下一篇:智能风管清洗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