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大豆食心虫性信息素的组合物及其诱芯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210208184.1 申请日: 2012-06-22
公开(公告)号: CN102726391A 公开(公告)日: 2012-10-17
发明(设计)人: 何军;祝传书;胡代花;吴华;冯俊涛;张兴 申请(专利权)人: 杨凌农科大无公害农药研究服务中心
主分类号: A01N37/02 分类号: A01N37/02;A01P19/00;A01M1/10;A01M1/14
代理公司: 西安恒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61216 代理人: 李郑建
地址: 712100 陕*** 国省代码: 陕西;6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大豆 食心虫 信息 组合 及其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属于大豆食心虫的防治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含十四碳酯的大豆食心虫性信息素的组合物及其诱芯。

背景技术

大豆食心虫属鳞翅目,卷蛾科。我国东北大豆产区发生较重。目前防治大豆食心虫的主要方法仍采用有机农药进行防治,但多年来大量使用的有机农药带来了天敌数量减少、害虫抗药性增强、环境污染及农产品残留超标等后果。用性信息素进行害虫的发生测报和防治是始于20世纪60年代的一种测报手段和治虫新技术,由于它具有简便、经济、高效、无毒、不伤害益虫、不污染环境、不会产生抗性等优点,现在已广泛应用于害虫的预测预报和诱捕防治。

王翠英等(王翠英等,大豆食心虫性信息素的化学结构触角电位及田间诱蛾效果,植物保护学报,1992,19:331-335)用气相色谱(GC)和气相色谱一质谱分析(GC-MS)分析,证明反8,反10-十二碳二烯醇醋酸酯(A)是大豆食心虫性信息素的组分。通过触角电位(EAG)测试,发现反10-十二碳烯醇醋酸酯(B)、A和反7,顺9-十二碳二烯醇醋酸酯对该虫雄蛾触角有强烈刺激作用。大量田间诱蛾试验表明,由A和B两化合物组成的性引诱剂,对该虫雄蛾有很高的引诱活性。其中B和A按5:2混合,剂量50μg/诱捕盆,单盆每日最多诱捕雄蛾达776头,诱捕雄蛾总数是1头活雌蛾的16.8倍。

Vang等从日本大豆食心虫性腺提取物中通过GC和GC-MS分析,其性信息素的主要成分为化合物十二碳烯醇醋酸酯、A和化合物反8,顺10-十二碳二烯醇醋酸酯,三者比例为10:100:2.5(Vang LV et al.,Sex pheromone of the soybean pod borer,Leguminivora glycinivorella(Lepidoptera:Tortricidae):dentification and field evaluation,Appl Entomol Zool,2006,41:507-513)。田间试验表明,单用A对大豆食心虫具有较好的引诱活性。

申请人的发明人于2010年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地区采用单一组分的性信息素诱芯I(A)和二元组分性信息素诱芯II(B:A=5:2)在田间进行了试验,发现这两种诱芯对大豆食心虫的诱蛾活性均不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较高引诱活性和具备较强单一诱捕性能的大豆食心虫性信息素的组合物,并将该组合物制备成诱芯。

为实现上述任务,本发明采取如下的技术解决方案得以实现:

一种大豆食心虫性信息素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该组合物由化合物反8,反10-十二碳二烯乙酸酯和化合物十四碳酯构成,其质量比例为20:1~1:20。

上述化合物十四碳酯为:化合物十四碳乙酸酯、化合物顺11-十四碳烯乙酸酯、化合物顺9-十四碳烯乙酸酯、化合物反11-十四碳烯乙酸酯、化合物顺9,顺11-十四碳二烯乙酸酯、化合物反9或反11-十四碳二烯乙酸酯。

所述的化合物反8,反10-十二碳二烯乙酸酯和化合物十四碳酯的总质量为0.01mg~10mg,优选为0.1mg~5mg。

将上述大豆食心虫性信息素组合物用于制备成诱芯,即将化合物反8,反10-十二碳二烯乙酸酯和化合物十四碳酯分别溶解到溶剂中,得到性信息素溶液,并将所述性信息素溶液按照质量比例为20:1~1:20依次加入到释放载体中后即得诱芯。

上述化合物反8,反10-十二碳二烯乙酸酯和化合物十四碳酯互相混合有多种实现方式,比如将二者分别溶解到二氯甲烷中,二氯甲烷挥发后二者即混合在一起。

上述溶剂有多种选择,比如采用正己烷、二氯甲烷等。

本发明的大豆食心虫性信息素的组合物,对大豆食心虫雄蛾具有很强的专一性,而对大豆食心虫雌蛾和其他种类的昆虫都没有诱杀作用。利用大豆食心虫性信息素在大豆田中诱捕或迷向防治目标害虫,不仅可以有效地监测害虫发生高发期,避免盲目喷药,而且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还可以有效地保护和利用害虫的天敌。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阐述。

本发明的大豆食心虫性信息素的组合物,由化合物反8,反10-十二碳二烯乙酸酯和化合物十四碳酯构成,其质量比例为20:1~1:20。

所述的化合物十四碳酯为:化合物十四碳乙酸酯、化合物顺11-十四碳烯乙酸酯、化合物顺9-十四碳烯乙酸酯、化合物反11-十四碳烯乙酸酯、化合物顺9,顺11-十四碳二烯乙酸酯、化合物反9或反11-十四碳二烯乙酸酯。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凌农科大无公害农药研究服务中心,未经杨凌农科大无公害农药研究服务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0818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