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含有布洛芬的药物组合物及其用途无效
申请号: | 201210206101.5 | 申请日: | 2012-06-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05447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15 |
发明(设计)人: | 朱吉满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誉衡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31/192 | 分类号: | A61K31/192;A61K47/18;A61P2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50025 黑龙江省哈***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含有 布洛芬 药物 组合 及其 用途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含有原料布洛芬的药物组合物及其用途。
背景技术
布洛芬,2-(-4-异丁基苯基)丙酸,自1964年被开发以来,广泛用于抗炎、镇痛、解热、抗风湿等,在临床上应用广泛,但由于布洛芬会产生非甾体抗炎药所具有的胃肠道不良反应,且生物半衰期较短,维持治疗浓度需频繁用药,因此,增加了该药的胃肠道反应,如腹胀、消化不良、恶心、呕吐、腹泻、消化溃疡,甚至导致胃肠道出血,同时也增加了肾脏的损害作用,因此,医药科研工作者一直致力于该药新制剂等发明的研究。
目前,国内外上市的布洛芬为原料的制剂主要有:片剂、胶囊剂、颗粒剂、口服液、栓剂、乳膏等。2009年6月,Cumberland公司的布洛芬注射液在美国获得FDA的上市许可,这是布洛芬的首个注射制剂。迄今为止,大多数非甾体抗炎药只有口服剂型,布洛芬注射剂的上市为疼痛和发热、同时又不方便口服的患者带来了方便。该注射剂采用精氨酸为助溶剂,其中精氨酸与布洛芬的摩尔比小于1∶1。布洛芬注射液的研究成功为不能口服的住院患者解除疼痛和退热,将给疼痛和发热患者提供一种新的、有效的、安全的选择。但布洛芬注射液在临床使用中需要与100ml以上的输液制剂进行配伍,而配伍过程中会产生二次污染,并且因为布洛芬性质的原因,在配伍过程中会产生不溶性微粒、澄明度等质量问题,给患者带来安全性的问题,因此,研究开发布洛芬不同制剂,以期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基于上述原因,申请人针对布洛芬注射剂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我们发现布洛芬液体制剂中,产品的质量与溶液的pH值关系特别密切,试验表明,制剂溶液的pH值在5.5-6.5的范围内,产品具有很好的稳定性。
本发明通过下述方案实现的。
一种药物组合物,药物组合物由原料布洛芬和辅料精氨酸、辅料氯化钠组成,药物组合物制备成的水溶液,其中水溶液的pH值5.5-6.5。
上述辅料精氨酸与原料布洛芬的摩尔比为小于1∶1。
上述辅料精氨酸与原料布洛芬的摩尔比为1∶1。
上述辅料精氨酸与原料布洛芬的摩尔比大于1∶1且小于等于1.1∶1
上述原料布洛芬中杂质4-异丁基苯乙酮重量百分含量为小于0.1%。
上述原料布洛芬中杂质(2RS)-2-[4-(2-甲基丙酰基)苯基]丙酸、杂质(2RS)-2-(4-乙基苯基)丙酸和杂质(2RS)-2-[3-(2-甲基丙基)苯基]丙酸中一种或几种的重量百分含量小于0.15%。
上述原料布洛芬中杂质4-异丁基苯甲酸重量百分含量小于0.1%。
上述原料布洛芬是R-布洛芬、S-布洛芬或二者混合物消旋布洛芬。
上述辅料精氨酸是D-精氨酸、L-精氨酸或二者混合物。
上述所述的一种药物组合物在制备治疗疼痛药物中的应用。
上述所述的一种药物组合物在制备治疗炎症药物中的应用。
上述所述的一种药物组合物在制备治疗发热药物中的应用。
一、检测分析方法
1、杂质检测分析方法
(1)杂质A:(2RS)-2-[4-(2-甲基丙酰基)苯基]丙酸
来源: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
结构:
批号:100720-200701
含量:供检查用,使用前不需干燥处理,按C13H13O3计,本品含量为100%。
(2)杂质B:4-异丁基苯甲酸
来源: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
结构:
批号:100721-200701
含量:供检查用,使用前不需干燥处理,按C11H14O2计,本品含量为100%。
(3)杂质C:4-异丁基苯乙酮
来源:Alfa Aesar(阿尔法埃莎)
结构:
批号:10138421
含量:97%
(4)杂质E:(2RS)-2-(4-乙基苯基)丙酸
来源:LGC(政府化学实验室)
结构:
批号:0002.35
规格:100mg
(5)杂质F:(2RS)-2-[3-(2-甲基丙基)苯基]丙酸
来源:LGC(政府化学实验室)
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誉衡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哈尔滨誉衡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0610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