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三元锡-锌合金及其电镀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191702.3 | 申请日: | 2012-06-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90975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26 |
发明(设计)人: | 叶伟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闻誉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C13/00 | 分类号: | C22C13/00;C22C18/00;C25D3/56;C25D3/60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梁晓霏 |
地址: | 523399 广东省东莞市茶山镇***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三元 锌合金 及其 电镀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有特定组成成分的新型三元锡-锌-合金,其含有作为第三合金组分的一种金属锰。此外,本发明还涉及一种用来生成此类三元锡-锌-合金层的电镀方法,以及这种合金层作为防腐层或装饰层的用途。
背景技术
已知,铁材可以通过用锌镀层并随即钝化来防腐,钝化比如铬酸钝化(基于Cr6+)或亚铬酸钝化(基于Cr3+),其表面变为黄色、篮色、黑色或橄榄绿色而可识别。采取这种措施,在盐喷雾试验(DIN50021-ss)中直至开始出现红色锈蚀的保护时间可达到200-600小时。
对于更高的要求,即在盐喷雾试验中直至长达1000小时才大约开始出现红色锈蚀的耐腐蚀性可通过电镀含有镍、钴或铁作为合金组分的锌合金并随即铬酸钝化。合金元素的份额可以小于1重量%直至15重量%,例如在ZnFe体系中0.4-0.6重量%的Fe,例如在ZnNi体系中12-15重量%的Ni(锌合金方法:在技术中的性能和应用(Zinklegierungsverfahren:Eigenschaften und Anwendungen inder Technik),Dr.A.Jiménez,B.Kerle和H.Schmidt,电镀技术89(1998)4)。
锡-锌-合金层也可用作为铁的防腐层。在盐喷雾试验中,对于经铬酸钝化的SnZn-镀层直至开始出现红色锈蚀可长达1000小时。最适宜的合金组成成分为70重量%的Sn和30重量%的Zn。其缺点是SnZn-镀层只有约50HV的较小的硬度(锡-锌-电镀,E.Budmann和D.Stevens,Trans IMF 76(1998)3)。
对于在铁材的防腐领域如汽车工业中的发展的观察可认识到,未来将对防腐体系提出以已知的方法不能满足的更高要求。这种对耐腐蚀性的将提高的要求可以是在盐喷雾试验中超过3000小时的耐腐蚀性。此外,这样的防腐层应具有尽可能高的硬度,是耐磨的,并且特别地也可能是可焊的。
所以本发明的任务在于,找到新的具有特别高的耐腐蚀性的合金体系,并提供用来沉积这种合金的电镀电解液,其可满足将来对于防腐作用的要求。
CN1239751C公开了一种三元锡-锌-合金,其组成成分为30-65重量%的锡、30-65重量%的锌和0.1-15重量%作为第三合金组分一种选自铁、钻、镍组中的金属。相应的合金层可通过含水电镀电解液浴的电解沉积而生成,该电镀电解液浴含有以溶解了的形式的合金组分。合金层显示有特别高的耐腐蚀性,因此特别适合作为铁材的防腐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三元锡-锌合金,所述合金的合金层耐腐蚀性强,可以作为铁材的防腐层,且可减少污染。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所述三元锡-锌合金,其按质量百分比包括:
锡 35~60%
锌 35~60%
锰 1~10%。
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三元锡-锌合金,按质量百分比包括:
锡 40~60%
锌 40~60%
锰 2~8%。
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三元锡-锌合金,按质量百分比包括:
锡 45~60%
锌 45~60%
锰 3~8%。
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三元锡-锌合金,其按质量百分比包括:
锡 50~60%
锌 50~60%
镍 3~6%。
所述三元锡-锌合金中,锡占合金的质量百分比为35~60%,例如36%、37%、38%、39%、40%、41%、42%、43%、44%、45%、46%、47%、48%、49%、50%、51%、52%、53%、54%、55%、56%、57%、58%,优选40~60%,进一步优选45~60%,更优选50~60%。
所述三元锡-锌合金中,锌占合金的质量百分比为35~60%,例如36%、37%、38%、39%、40%、41%、42%、43%、44%、45%、46%、47%、48%、49%、50%、51%、52%、53%、54%、55%、56%、57%、58%,优选40~60%,进一步优选45~60%,更优选50~6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闻誉实业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闻誉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9170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显示控制装置、图像显示系统和显示控制方法
- 下一篇:条状网梯形分布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