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粘合剂组合物有效
申请号: | 201210179477.1 | 申请日: | 2012-06-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50817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04 |
发明(设计)人: | 张瑞;吕道强;沙比尔·阿特瓦拉 | 申请(专利权)人: | 汉高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J4/02 | 分类号: | C09J4/02;C09J5/00;C09J5/06;G02F1/13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72002 | 代理人: | 苗征,于辉 |
地址: | 201203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粘合剂 组合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粘合剂组合物,该粘合剂组合物可通过紫外辐射固化、热辐射固化和湿固化三种方式予以固化。
背景技术
粘合剂被广泛用在液晶显示产品中用于粘结部件和起密封作用。这些液晶显示产品包括移动电话、电视机、笔记本、个人计算机(PC)等数字产品。
现有技术中已有紫外辐射固化的粘合剂、可热固化的粘合剂和可湿气固化的粘合剂。
作为紫外辐射固化的粘合剂,US7060750B2公开了可湿固化的聚醚型聚氨酯以及它们在密封剂、粘合剂或涂布组合物中的应用。具体而言,US7060750B2公开的密封剂、粘合剂或涂布组合物包括三种组分:a)20~80重量%的聚醚聚氨酯,该聚醚聚氨酯含有两个或多个反应性硅烷基团和一个或多个聚醚链段;b)20~80重量%的聚醚聚氨酯,该聚醚聚氨酯含有一个反应性硅烷基团和一个或多个聚醚链段;和c)1~60重量%的颜料,所述颜料的BET表面积为15~100m2/g,并且吸油量为40~110cc/100g。
作为可热固化的粘合剂的实例,US6617371B2公开了一种单包装的室温稳定的热固化(甲基)丙烯酸酯树脂粘合剂,该粘合剂包含:约5至约70重量%的至少一种(甲基)丙烯酸酯单体;约5至约94重量%的(甲基)丙烯酸酯低聚物;和约0.1至约10重量%的热引发剂,所述热引发剂选自二酰基过氧化物、苯甲酰基过氧化物和过氧酯。
但是,迄今为止没有关于可通过三种方式固化的粘合剂的报道,特别是适用于液晶显示产品的能通过三种方式固化的粘合剂。对于用于液晶显示产品的粘合剂通常还希望固化后的固化物具有高的透明度。
目前,液晶面板组装中使用的粘合剂和组装工艺还存在诸多不足。比如,液晶面板的边角或者印刷电路等覆盖的部分会存在阴影,在光固化条件下,这些阴影部分的粘合剂无法得到固化,由此可能导致粘接不牢固,粘合剂扩散到可视区域,对液晶面板可视区域造成腐蚀以及老化损坏。
紫外辐射固化、热辐射固化和湿固化这三种固化方式各有特点,又都有不足之处。紫外辐射固化历时最短,但对设备要求比较高,在光照不到的地方会留下死角。热辐射固化时间通常长于紫外辐射固化,但不适用于对热敏感的精密部件的粘结和密封。湿固化对设备的要求较低,但固化时间较长。
因此,有必要开发一种采用紫外辐射固化、热辐射固化和湿固化中任一方式均能固化的粘合剂。理想地,这样的粘合剂还具有高的透明度。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型粘合剂组合物。所述粘合剂组合物可通过紫外辐射固化、热辐射固化和湿固化三种方式予以固化。
本发明的粘合剂组合物包含:
a)具有异氰酸酯基和(甲基)丙烯酰氧基的低聚物;
b)不具有异氰酸酯基的(甲基)丙烯酸酯类单体和/或低聚物;
c)光聚合引发剂;以及
d)过氧化物。
在本发明的粘合剂组合物中还可以包含金属有机化合物催化剂。
本发明粘合剂的一个具体配方包含以下组分:
约20重量%~约80重量%的具有异氰酸酯基和(甲基)丙烯酰氧基的低聚物;
约20重量%~约80重量%的不具有异氰酸酯基的(甲基)丙烯酸类单体和/或低聚物;
约0.1重量%~约3.0重量%的光聚合引发剂;
约0重量%~约3重量%的金属有机化合物催化剂;和
约0.1重量%~约3重量%过氧化物;
所述粘合剂组合物的总重量为100重量%。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粘结和密封方法,其中使用本发明的粘合剂组合物,所述方法包括:
使用紫外光照射涂覆有本发明粘合剂组合物的待粘结或待密封部位;
将待粘结或待密封部件置于热固化条件下;和/或
将待粘结或待密封部件置于适于湿固化的环境中。
本发明还涉及使用本发明粘合剂的液晶显示产品。
除了可通过三种方式予以固化这一特点,本发明的粘合剂在固化后还具有优异的光学性能,并且对玻璃和塑料基材具有好的粘结能力。
参考以下说明、实施例及随附的权利要求书,本发明的各种其它特征、方面和优点会变得更显而易见。
具体实施方式
除非另外定义,本文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发明所属领域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的含义。若存在矛盾,则以本申请提供的定义为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汉高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汉高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7947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