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制备β-胸苷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171737.0 | 申请日: | 2012-05-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50302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18 |
发明(设计)人: | 李金亮;赵楠;吴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迪赛诺药业有限公司;上海迪赛诺化学制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H19/073 | 分类号: | C07H19/073;C07H1/00 |
代理公司: | 上海一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66 | 代理人: | 祝莲君;雷芳 |
地址: | 201203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药物化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制备β-胸苷的方法。
背景技术
齐多夫定是世界上第一个获得美国FDA批准上市的抗艾滋病药品,因其疗效确切,成为“鸡尾酒”疗法最基本的组合成分。齐多夫定(AZT)化学名为3'-叠氮-3'-脱氧胸腺嘧啶核苷,其结构式如下所示。
β-胸苷是制备齐多夫定的一个关键中间体。目前,β-胸苷的合成工艺多采用化学合成法。其中,CN1055293C和《药学进展》(2005,29(7),327-331)报道的如下合成路线在生产上得到了应用。
该路线需要对羟基进行反复的保护和脱保护步骤,原料成本高,工业化生产不经济,且带来较多三废排放。
印度专利IN531/CHE/2007公开了如下合成路线。
该专利以5-甲基尿苷为原料,经脱水、溴代、氢化脱溴得到β-胸苷。在最后一步脱溴反应中,首先需通氨气将反应混合物的pH调至7.5-8,以中和前步反应中过量的溴化氢,然后再加入醋酸铵来中和反应中不断产生的溴化氢。
中国专利CN102086222A对上述合成路线进行了修改。其在进行最后一步的氢化脱卤反应前,首先用氢氧化钠将整个反应体系的pH调至中性,然后再加入乙酸钠来中和反应中不断产生的卤化氢。
上述两种工艺存在同样的缺点:反应中均发现反应底物和反应产物的糖苷键均容易断裂,反应产物中有10-15%的副产物胸腺嘧啶。而胸腺嘧啶与β-胸苷的理化性质十分相近,难以通过结晶精制的方法除去。因此,制得的β-胸苷收率不高,纯度也不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操作简便、产率高、纯度好的β-胸苷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式I所示β-胸苷的制备方法,包括步骤:在氢气气氛中,在催化剂的存在下,在pH值为6.5-8.0的缓冲体系中,将式II所示化合物进行脱卤反应,从而得到式I所示β-胸苷;
其中,X为Cl、或Br。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脱卤反应在常压下进行。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缓冲体系的pH值为7.0~8;优选7.0~7.6。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缓冲体系的pH值为6.5~7.0;较佳地,在pH值为6.5-7.0的缓冲体系中进行所述脱卤反应1-5小时(较佳地为2-5小时)后,还包括步骤:用pH值大于7.5的缓冲体系或碱将反应体系的pH值调整为7.5-8.5,然后继续进行脱卤反应(通常反应2-20小时;优选反应5-10小时)。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碱包括:有机碱和/或无机碱。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有机碱包括选自下组的碱:氨的水溶液、氨的醇溶液、三(C1-4烷基)胺(如三甲胺、三乙胺等)、吡啶、哌啶、吗啉、或其组合;更优选地,所述的有机碱包括:氨的水溶液、氨的甲醇溶液、三乙胺、或其组合。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无机碱包括选自下组的碱: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氢氧化锂、碳酸钠、碳酸钾、碳酸氢钠、碳酸氢钾、醋酸钠、叔丁醇钠、叔丁醇钾、甲醇钠、甲醇钾、乙醇钠、乙醇钾、磷酸氢二钠、磷酸二氢钠、磷酸氢二钾、磷酸二氢钾、或其组合;更优选地,所述的无机碱包括:氢氧化钠、氢氧化钾、磷酸二氢钠、或其组合。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缓冲体系是磷酸盐缓冲体系。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反应体系中还包含惰性溶剂,所述惰性溶剂包括:水、水溶性溶剂、或其组合。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水溶性溶剂包括:C1-4烷基醇、四氢呋喃、或二氧六环。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惰性溶剂为水。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脱卤反应在20~60℃下进行;优选在20~40℃下进行。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脱卤反应,反应2-20小时;优选反应5-10小时。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催化剂包括选自下组的催化剂:Ru/C、Pd/C、Pd/CaCO3、Pd/BaSO4、Raney-Ni、或镍合金催化剂。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催化剂为Raney-Ni。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步骤之前还包括步骤:
(a)于惰性溶剂中,在碱和脱水剂的存在下,将式IV所示的5-甲基尿苷进行脱水反应,从而得到式III所示的2,2’-脱水胸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迪赛诺药业有限公司;上海迪赛诺化学制药有限公司,未经上海迪赛诺药业有限公司;上海迪赛诺化学制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7173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采用脉动流及叶脉式微流道的散热装置
- 下一篇:制备核苷化合物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