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触控面板及其制作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150711.8 | 申请日: | 2012-05-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2530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04 |
发明(设计)人: | 谢燕俊;江耀诚;赖彬;石恩实;丁华;余思璐 | 申请(专利权)人: | 宸鸿科技(厦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41 | 分类号: | G06F3/041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1009 福建省厦门市***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面板 及其 制作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有关于一种触控面板及其制作方法,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具有屏蔽层的触控面板装置。
背景技术
在现今各式消费性电子产品的市场中,个人数字助理(PDA)、移动电话(mobile Phone)、笔记本电脑(notebook)及平板计算机(tablet PC)等可携式电子产品皆已广泛的使用触控面板(touch panel)作为其数据沟通的界面工具。此外,由于目前电子产品的设计皆以轻、薄、短、小为方向,因此在产品上无足够空间容纳如键盘、鼠标等传统输入设备,尤其在讲求人性化设计的平板计算机需求的带动下,触控式面板已经一跃成为关键的零组件之一。
习知的触控面板发送或接收讯号时,为避免外部其他电子组件的信号干扰,会额外加入一层屏蔽层于触控面板结构内,利用静电屏蔽原理,增加触控面板的抗干扰能力。然而增加此屏蔽层,往往会使得制作成本增加,且使得制程更复杂化。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触控面板及其制作方法,可同时于触控面板的制作过程中完成屏蔽层的制作,不额外增加制作步骤。
本发明提供一种触控面板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形成复数条第一导电轴以及复数个第二导电单元于一基板上;覆盖一绝缘层于该第一导电轴以及第二导电单元上,至少曝露出部分该第二导电单元;以及同时形成复数个桥接结构以及一屏蔽层,覆盖于该绝缘层上,且该桥接结构与各该第二导电单元电连接。
本发明另提供一种触控面板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同时形成复数个桥接结构以及一屏蔽层于一基板上;覆盖一绝缘层于该桥接结构以及该屏蔽层上,且至少曝露出部分该桥接结构;提供复数条第一导电轴以及复数个第二导电单元,其中至少部份该第二导电单元与该桥接结构电连接。
本发明另提供一种触控面板结构,包括复数条第一导电轴以及复数个第二导电单元;一绝缘层覆盖于该第一导电轴以及第二导电单元上,至少曝露出部分该第二导电单元;复数个桥接结构与一屏蔽层,共同覆盖于该绝缘层上,该桥接结构与部分该第二导电单元电连接,该屏蔽层与该桥接结构之材料相同且由同一制程形成。
本发明特征在于形成桥接结构的同时,也以相同的材料同时制作屏蔽层,因此不需要额外进行屏蔽层的制作步骤,可节省成本以及制作时间,并可使触控面板达到抗干扰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结构上视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结构上视示意图;
图3A为本发明第一较佳实施例中绝缘层上视示意图;
图3B为本发明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结构上视示意图;
图4A为本发明第一较佳实施例中桥接结构与屏蔽层上视示意图;
图4B为本发明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结构上视示意图;
图5A为本发明第一较佳实施例沿图4B中之I I’剖面线之的结构剖面示意图;
图5B为本发明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结构剖面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第二较佳实施例的结构剖面示意图;
图7A为本发明第二较佳实施例中桥接结构与屏蔽层上视示意图;
图7B为本发明第二较佳实施例另一实施态样的桥接结构与屏蔽层上视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第三较佳实施例的结构剖面示意图。
【主要组件符号说明】
1:触控面板
2:触控面板
3:触控面板
10:基板
20:第一导电轴
22:第一导电单元
24:连接线段
30:第二导电轴
32:第二导电单元
40:导线
50:绝缘层
52:孔洞(52在图5A中以及摘要中没有出现,注意核对)
62:桥接结构
64:屏蔽层
66:空隙
68:桥接结构
70:保护层
72:接地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熟知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能更进一步了解本发明,下文特列举本发明之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式,详细说明本发明的构成内容及所欲达成之功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宸鸿科技(厦门)有限公司,未经宸鸿科技(厦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5071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型语文课堂问答用教具
- 下一篇:一种基于计算机的实验室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