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二次均匀随机网图形数码绉织物的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125111.6 | 申请日: | 2012-04-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33044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17 |
发明(设计)人: | 张聿;袁学军;岑科军;金耀;鲁佳亮;卢新巧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理工大学;浙江麦地郎领带织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3D21/00 | 分类号: | D03D21/00;D03C19/00 |
代理公司: | 浙江翔隆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06 | 代理人: | 戴晓翔 |
地址: | 310018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二次 均匀 随机 图形 数码 织物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提花织物的制备方法,尤其涉及一种二次均匀随机网图形数码绉织物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织物是由经纬纱根据一定的交织规律形成的纺织品,主要用作服装面料、装饰用纺织品的原料。提花织物是指由提花机控制进行生产,在织物上表现各类图案的纺织品。
受生产方式的制约,传统的提花织物生产必须由图案设计人员创作设计出可供织造生产的意匠图,再经制作纹版,上机,才能进入织物生产环节。具体生产流程示意图如下:
设计构思——画图——绘意匠图——轧纹版——上提花机——提花织物
在电子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于纺织工业的今天,尤其在电子提花机诞生之后,这种传统的生产方式暴露出了较多的局限:
其一,设计资源受局限。设计人员依据自己的观察与认识,通过加工、提炼而创作出作品。尽管这一资源将继续发挥作用,永不枯竭,但是,当科学可视化技术于上世纪80年代兴起后,尤其当非线性科学图形在计算机图形技术的帮助下逐步展示出来后,人们立即发现了新的、巨大的图案设计资源,因而也认识到了传统设计方式的局限。
其二,受人工制约,图案设计慢,生产周期长,既不能充分发挥电子提花机的优势,又满足不了不断变化的消费市场需求。
其三,图案设计受人脑的制约,无法进行图案的数字化处理,如图形的设计处理方法等。因此,图案变化和转换特别慢。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二次均匀随机网图形数码绉织物的制备方法,利用随机网图形、形成丰富的织物提花图案、且精致新颖,变化细腻,绉效应明显;采用数字化设计,具有快捷、精确的特点,大大缩短图案设计周期,在随机网图形中截取目标图形,采用数字化处理方式,提高图案转换成纹版的效率,可控性强。
本发明解决现有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二次均匀随机网图形数码绉织物的制备方法,包括的步骤依次为:获得提花图形、将提花图形意匠处理并生成文件;将意匠文件生产文版;将纹版与织机结合织造织物,其特征在于:获得提花图形并意匠处理步骤如下:
①、生成均匀随机网图形,产生织物图案花型:
在映射在(u,v)平面上所产生的随机网时,当q为整数,q次共振条件成立时,则其映射称为q阶共振扭转映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理工大学;浙江麦地郎领带织造有限公司,未经浙江理工大学;浙江麦地郎领带织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2511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池连接片及使用该连接片的电池组
- 下一篇:一种多功能电池固定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