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鱼眼窝活性油脂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101423.3 | 申请日: | 2012-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3153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05 |
发明(设计)人: | 朱蓓薇;沈琳;秦磊;孙黎明;董秀萍;雷康;陶恒亮;姜鹏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工业大学;大连东霖食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1B1/00 | 分类号: | C11B1/00;C11B1/02 |
代理公司: | 大连智慧专利事务所 21215 | 代理人: | 刘琦 |
地址: | 116034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眼窝 活性 油脂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鱼眼窝物质的提取方法,更具体的说,涉及利用鱼眼窝提取活性油脂的方法。
背景技术
从20世纪50年代以来,世界渔业总产量一直以6%-7%的速度增加,尽管渔业产量早已超过一亿吨,但有近1/3的渔获物未能被人类直接利用。我国水产品总量已经超过5200万吨,已经连续20年成为世界渔业生产第一大国。鱼头是鱼类加工过程中的主要下脚料,占据了鱼总重量的15-30%左右。鱼头富含蛋白质、脂肪、钙、磷、铁、维生素,蛋白质的氨基酸模式接近于人体需要,脂肪酸中富含DHA、EPA等不饱和脂肪酸和磷脂,具有一定的开发利用价值。
目前对鱼头的开发利用主要有以下途径:①直接鲜冻或冰冻鱼头,做成鱼头火锅等半成品,供应市场。这种方法主要针对部分鱼头,应用有限;②将鱼头干燥、粉碎,碾成鱼骨粉,加工成动物饲料。这种方法虽然简单,但生产的产品附加值较低;③从鱼头中回收蛋白质(肽)和鱼油,开发出相关产品。这种方法近年来研究较多,但相关技术工艺尚未成熟,未真正实现大规模产业化应用。针对目前对鱼头利用水平不高,加工品技术含量低、附加值低等系列问题,急需寻找解决方案。
鱼眼窝油脂含量高,尤其是海鱼鱼眼窝中含有大量的多不饱和脂肪酸,其中的ω-3高度不饱和脂肪酸系列(主要是DHA、EPA)具有特殊的生理功效:防治心血管疾病、抗炎、抗癌、增强免疫功能及促进幼畜生长发育等功效;特别是DHA对大脑发育、智力和记忆力的增长都有促进作用等,被誉为“脑黄金”和“聪明的原动力”,但人体不能自身合成DHA和EPA,只能从食物中摄取。另外,多不饱和脂肪酸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和巨大的市场潜力。基于此,鱼眼窝具有很高的开发前景。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提供了一种高效的油脂的提取、分离技术,特别是采用了传统渔业的废弃物鱼头为原料制备鱼油产品,为鱼类废弃物资源的利用开辟了新途径,达到提升经济效益的目的。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一种鱼眼窝活性油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原料获取及处理:鱼头去除皮和骨头,取眼窝肉,匀浆;
S2、向所述匀浆液中加入0.5~1.5倍体积的水;用300-800瓦超声波处理所述匀浆液10-30分钟;调pH为6-9;加入中性蛋白酶,在30-60℃下酶解;酶解后在90-100℃灭酶;
S3、再调pH为7-11;加入碱性蛋白酶,30-60℃酶解,酶解后在90-100℃灭酶,于>=5000×g离心10-30分钟,获得游离油、乳状层、水层、沉淀层;其中,所述游离油即为鱼眼窝活性油脂。
其中,优选方式下,鱼头取新鲜鱼头,也可选用冷冻保存、流水解冻的鱼头。此外,步骤S2中所述中性蛋白酶选用EC 3.4.23.6;步骤S3中所述碱性蛋白酶选用EC 3.4.21.14;所述中性蛋白酶和所述碱性蛋白酶的加入量均为所述匀浆液重量的0.1-2%,酶解时间均为1-3小时。步骤S2和S3中调节pH选用1-3M盐酸或氢氧化钠。而超声波处理目的旨在增进酶解能力。
为了提高鱼眼窝油脂的获取效率,在步骤S3后,乳状层与水层合并,经干燥、粉碎得干粉,再经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油脂,也得鱼眼窝活性油脂。
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的具体要求为:萃取压力15-35兆帕,萃取温度30-50℃,CO2流速5-20升/小时,萃取时间60-120分钟;CO2自下而上流经萃取器,提取液经减压阀减压后流经第一分离器,部分油脂在温度35-45℃、压力8-10兆帕沉淀于第一分离器底部;提取液经第一分离器减压后进入第二分离器,剩余油脂在温度25-35℃,压力2-4兆帕下沉淀于第二分离器底部;收集合并油脂,得鱼眼窝油脂。
此外,分离出油脂的CO2,再经高压泵压缩成超临界状态,可重新进入萃取器循环使用。
本发明的产品具有营养价值高和多种功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
1、本发明涉及的操作过程简单,不需要复杂的设备,适合工业化生产。
2、本发明采用超声波辅助复合酶酶解技术,大大提高了油得率,提高了经济效益。
3、本发明采用复合酶酶解-超临界二氧化碳法提取鱼眼窝油脂,提取过程中不使用有机溶剂,方法绿色、环保,油脂回收率高。
本发明充分利用鱼加工过程中的大量的废弃资源,运用生物技术和食品高新技术,解决了以往加工过程中提取率低、有机溶剂污染等技术难题,技术先进,所开发产品营养价值高。提供了一种高效的油脂的提取、分离技术,为鱼类废弃物资源的利用开辟了新途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工业大学;大连东霖食品有限公司,未经大连工业大学;大连东霖食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0142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