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鱼眼窝活性油脂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101423.3 | 申请日: | 2012-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3153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05 |
发明(设计)人: | 朱蓓薇;沈琳;秦磊;孙黎明;董秀萍;雷康;陶恒亮;姜鹏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工业大学;大连东霖食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1B1/00 | 分类号: | C11B1/00;C11B1/02 |
代理公司: | 大连智慧专利事务所 21215 | 代理人: | 刘琦 |
地址: | 116034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眼窝 活性 油脂 制备 方法 | ||
1.一种鱼眼窝活性油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原料获取及处理:鱼头去除皮和骨头,取眼窝肉,匀浆;
S2、向所述匀浆液中加入0.5~1.5倍体积的水;用300-800瓦超声波处理所述匀浆液10-30分钟;调pH为6-9;加入中性蛋白酶,在30-60℃下酶解;酶解后在90-100℃灭酶;
S3、再调pH为7-11;加入碱性蛋白酶,30-60℃酶解,酶解后在90-100℃灭酶,于>=5000×g离心10-30分钟,获得游离油、乳状层、水层、沉淀层;其中,所述游离油即为鱼眼窝活性油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鱼眼窝活性油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S2中所述中性蛋白酶选用EC 3.4.23.6;步骤S3中所述碱性蛋白酶选用EC 3.4.21.14;
所述中性蛋白酶和所述碱性蛋白酶的加入量均为所述匀浆液重量的0.1-2%,酶解时间均为1-3小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鱼眼窝活性油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和S3中调节pH选用1-3M盐酸或氢氧化钠。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鱼眼窝活性油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之后,还包括:
S4、所述水层与乳状层合并,经干燥、粉碎得干粉;
S5、采用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法提取所述干粉中的油脂,也为鱼眼窝活性油脂。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提取鱼眼窝油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5超临界萃取条件为萃取压力15-35兆帕,萃取温度30-50℃,CO2流速5-20升/小时,萃取时间60-120分钟;CO2自下而上流经萃取器,提取液经减压阀减压后流经第一分离器,部分油脂在温度35-45℃、压力8-10兆帕沉淀于第一分离器底部;提取液经第一分离器减压后进入第二分离器,剩余油脂在温度25-35℃,压力2-4兆帕下沉淀于第二分离器底部;收集合并油脂,得鱼眼窝油脂。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提取淡水鱼鱼眼窝油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5中,分离出油脂的CO2,再经高压泵压缩成超临界状态,重新进入萃取器循环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工业大学;大连东霖食品有限公司,未经大连工业大学;大连东霖食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01423.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