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抗菌型防雾湿巾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95046.7 | 申请日: | 2012-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18217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01 |
发明(设计)人: | 桂银太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银华祥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K3/18 | 分类号: | C09K3/18;A47L1/15;A47L13/16;B60S3/00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诚得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35209 | 代理人: | 方惠春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厦门市***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抗菌 型防雾湿巾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防雾产品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抗菌型防雾湿巾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在水汽充足、风力较小及大气稳定的情况下,如果接近地面的空气冷却到某程度,空气中的水汽便会凝结成细微的水滴悬浮于空中,使地面水平的能见度下降,这种现象称为雾,在秋冬季节,雾天出现频繁。雾的危害很大,汽车玻璃、浴室镜面等玻璃面在这种天气经常出现一层雾,影响正常使用,如汽车挡风玻璃有雾,会影响驾驶安全,甚至带来生命危险。除了会引起交通事故、班机延误、通讯线路中断等事故外,其引起的大气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危害亦不可低估。由于雾具有较强的吸附性,雾滴在低空飘移时,不断与污染物碰撞,雾的有害成分大增,据测定,雾滴中的尘埃、病菌比大气高出几十倍,人在呼吸了污染的雾后,鼻炎、咽炎、支气管炎、肺癌发病率明显增多。
目前对玻璃的防雾可以采取电加热的方法除雾,但成本高、易损坏、难维修。另一种常见的防雾产品是表面活性剂为原料的液体产品,喷于玻璃上之后,用纸或者毛巾作为擦拭工具。这样的产品,单一表面活性剂成分防雾效果有限,复配的表面活性剂防雾效果提高了,但往往相容性不佳,导致干后在玻璃上留有斑痕。另外,采用普通的面巾纸、卫生纸或者毛巾等擦拭时,会在玻璃表面留下脱落的纸屑、纤维或者擦拭的痕迹,影响使用效果,而且,先喷后擦拭对消费者来说使用不够方便。并且,现有技术领域的防雾产品没有抗菌功能。
发明内容
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抗菌性强、防雾时间长的抗菌型防雾湿巾;同时,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制备所述抗菌型防雾湿巾的方法。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一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抗菌型防雾湿巾,由防雾抗菌液均匀的喷在无纺布上,防雾抗菌液的各组分及含量(重量%)为:聚丙烯酸改性纳米粒子液体30-50%,卡松0.05-0.1%,余量为水;所述聚丙烯酸改性纳米粒子液体的各组分及含量(重量%)为:
二氧化硅纳米粒子 1-20%
KH-560 0.01-2%
AEO-23 0.01-5%
丙烯酸 0.1-10%
EGDMA 0.001-1%
过硫酸铵 0.01-2%
水 余量。
进一步的改进:所述聚丙烯酸改性纳米粒子液体的各组分及含量(重量%)为:
二氧化硅纳米粒子 4%
KH-560 0.1%
AEO-23 0.2%
丙烯酸 1.0%
EGDMA 0.075%
过硫酸铵 0.05%
水 94.575%。
进一步的改进是:所述二氧化硅纳米粒子的粒径为4-30 nm。
一种抗菌型防雾湿巾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在玻璃瓶中装1-20重量份的二氧化硅纳米粒子,加入61-98重量份的水,搅拌并加热到60℃,接着加入0.01-5重量份的AEO-23,搅拌,待AEO-23溶解后加入0.01-2重量份的KH-560,待液体澄清后,依次加入0.1-10重量份的丙烯酸、0.001-1重量份的EGDMA;然后通氮气排除溶液中的氧气,通氮气时间为30min;
(2)通完氮气后接着加入0.01-2重量份的过硫酸铵液体,密封,保持60℃的温度,搅拌;12 h后,即得到聚丙烯酸改性纳米粒子液体;
(3)取上述聚丙烯酸改性纳米粒子液体30-50重量份,卡松0.05-0.1重量份,余量为水,进行混合,即制得防雾抗菌液;
(4)按照1:1.5~3.5的比例(无纺布:防雾抗菌液),将防雾抗菌液均匀的喷在无纺布上。
通过采用前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采用特殊的配方,防雾时间长,抗菌性能好。相对于以往的防雾产品,本发明所采用的聚丙烯酸改性纳米粒子液体的配方解决了以往产品的斑迹问题,同时,本发明采用无纺布作为防雾抗菌液的擦拭载体,避免了以往产品纸屑或者纤维的脱落残留问题。另外,本发明直接由无纺布和抗菌防雾液组成,相对于以往先喷后擦的产品而言,省略了操作步骤,方便使用,方便携带。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银华祥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厦门银华祥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9504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自动沾锡装置
- 下一篇:一种方便佩戴和佩戴舒适的骨传导拾音耳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