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综采工作面集成冷却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86675.3 | 申请日: | 2012-03-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63075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23 |
发明(设计)人: | 焦成洲;刘林;吴继山;杨腾华;包文礼;涂林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淮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H57/04 | 分类号: | F16H57/04;H02K9/193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孟金喆 |
地址: | 232001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工作面 集成 冷却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设备集成冷却领域,特别涉及综采工作面集成冷却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综采工作面设备应用广泛,不论是运输机还是转载机,他们的齿箱、电机都需要通过水冷方法来降低系统温度。传统的冷却方法是通过井下的供水管路提供冷却用水。但使用这种方法,冷却后的水不能循环使用,而是流到巷道中,不仅浪费水资源,而且造成环境凌乱,影响正常的生产,甚至造成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综采工作面集成冷却系统,以解决现有的综采工作面集成冷却过程无法将冷却后的水循环使用,造成水资源的浪费的问题。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综采工作面集成冷却系统,包括:
用于盛放冷却液的冷却液箱,冷却管路,冷却泵,回液管路;
所述冷却管路的一端深入到所述冷却液箱的液面下方,所述冷却管路连接有冷却泵,所述冷却管路的另一端连接到各个待冷却综采工作面设备的冷却液输入端,所述冷却泵用于将所述冷却液抽取到冷却管路中以为所述各个待冷却综采工作面设备提供冷却,所述回液管路的一端连接所述各个待冷却综采工作面设备的冷却液排出端,所述回液管路的另一端连通到所述冷却液箱。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冷却液箱中还设置有冷却器,所述冷却器用于冷却所述冷却液箱中的冷却液。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冷却器为蛇形管冷却器,所述蛇形管冷却器的一端连接供水管路,另一端连接到工作面乳化泵箱。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冷却泵为柱塞式往复泵。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冷却管路与所述待冷却综采工作面设备连接的一端设置有卸载阀。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卸载阀的压力范围为2~3Mpa。
本发明提供的综采工作面集成冷却系统通过冷却管路上的冷却泵将冷却液箱的冷却液提供给各个待冷却综采工作面设备的冷却液输入端,并通过回液管路将冷却液从所述各个待冷却综采工作面设备的冷却液排出端返回到所述冷却液箱,本技术方案能实现循环冷却,达到了节约用水,保证工作面环境整洁,减少工作面排水,实现节能减排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综采工作面集成冷却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综采工作面集成冷却系统的结构示意图,结合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综采工作面集成冷却系统1,包括:
用于盛放冷却液的冷却液箱2,冷却管路3,冷却泵4,回液管路5;
冷却管路3的一端深入到冷却液箱2的液面下方,冷却管路3连接有冷却泵4,冷却管路3的另一端连接到各个待冷却综采工作面设备10的冷却液输入端,冷却泵4用于将冷却液抽取到冷却管路3中以为各个待冷却综采工作面设备10提供冷却,回液管路5的一端连接各个待冷却综采工作面设备10的冷却液排出端,回液管路5的另一端连通到冷却液箱2,从而实现封闭式循环冷却。冷却液可以为水、防冻剂、添加剂三部分组成的溶液或水,基于水成本低、使用环境要求不高的原因本实施例中优选水作为冷却液。具体的综采工作面设备10可以为,如转载机的减速箱及电机、运输机的减速箱及电机。如图1中所示,冷却泵4由其连接的电机驱动,各个待冷却综采工作面设备10均连接电机。
本发明提供的综采工作面集成冷却系统通过冷却管路上的冷却泵将冷却液箱的冷却液提供给各个待冷却综采工作面设备的冷却液输入端,并通过回液管路将冷却液从所述各个待冷却综采工作面设备的冷却液排出端返回到所述冷却液箱,本技术方案能实现循环冷却,达到了节约用水,保证工作面环境整洁,减少工作面排水,实现节能减排的目的。
进一步地,由于冷却液箱2中的冷却液为封闭式循环,流经综采工作面设备10后的冷却液的温度会上升,虽然经过回液管路5流回冷却液箱2的过程中也能降低冷却液的温度,但为了保证冷却效果,本实施例优选的冷却液箱2中还设置有冷却器7,冷却器7用于对冷却液箱2中的冷却液进行冷却。冷却器7将冷却液箱2中的冷却液冷却,以便冷却液箱2中的冷却液重复循环使用,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淮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淮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8667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