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乙烯在抑制马铃薯发芽中的应用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86112.4 | 申请日: | 2012-03-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26134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08 |
发明(设计)人: | 田世龙;葛霞;李守强;程建新;李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甘肃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贮藏加工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23B7/152 | 分类号: | A23B7/15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恒高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9 | 代理人: | 高松 |
地址: | 730000***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乙烯 抑制 马铃薯 发芽 中的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植物生长调节剂领域,具体涉及贮存时利用乙烯抑制马铃薯发芽的方法。
背景技术
马铃薯休眠后的发芽导致马铃薯失水、降低马铃薯的营养价值,并且也会影响到种薯的种植,因此严重制约了我国马铃薯产业的发展。将马铃薯贮存在1—5℃的低温下可以有效地抑制马铃薯的发芽,但低温贮存会使马铃薯中的还原糖浓度增加,从而使得加工时会导致马铃薯的褐变以及风味的降低。因此,马铃薯贮存中通常采用施用化学药剂的方法来抑制马铃薯的发芽。目前,氯苯胺灵(CIPC)是全世界最为有效并广泛使用的马铃薯抑芽剂 ,然而出于对人的健康与环境安全的考虑,许多国家对其使用都有严格的限制,1996年FDA和EPA公布的CIPC在薯块中允许残留的限量为30mg/kg,因此国内外近年来一直致力于寻找更为安全高效的马铃薯抑芽剂。乙烯是一种植物内源激素,也是一种安全带植物生长调节剂,是果蔬成熟的促进剂,国外其对马铃薯发芽有调控作用已有论文报道,如采用低浓度乙烯对马铃薯进行短期处理将会缩短马铃薯的休眠期,可促进马铃薯种薯发芽。而在高浓度或持续使用乙烯及其产生乙烯的药剂、果品对马铃薯发芽的抑制作用尚未见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利用乙烯抑制马铃薯在贮存时发芽的方法。
本发明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如下:
乙烯在抑制马铃薯发芽中的应用,其特点在于,先在通风条件下,将马铃薯在10~16℃的贮藏环境中创伤愈合2~4周,然后调节贮存库内乙烯浓度至0.5~500μl/L,密闭贮存马铃薯。
进一步,使用乙烯、乙烯利或者贮存时能产生乙烯的水果调节贮存库内的乙烯浓度。
进一步,一分子的乙烯利可以释放出一分子的乙烯气体,使用乙烯利的方法是先将其配成稀释液,然后让其自然挥发,或将稀释液喷洒在马铃薯表面,或直接将马铃薯浸泡在乙烯利的稀释液中2~5分钟后取出即可。
进一步,使用能产生乙烯的水果的方法是将水果与马铃薯按质量比为(0.2~1):1贮存在一起。
进一步,贮存时能产生乙烯的水果为苹果、梨、木瓜或桃。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乙烯为内源性植物生长调节剂,使用安全无污染,符合绿色农产品发展的要求。
(2)本发明的应用方法操作简作易行,采用乙烯气体抑制马铃薯的发芽,且使用浓度非常低,易清理,减少了传统化学抑芽剂使用过程中对人体所造成的伤害。
(3)与其它方法相比,采用本发明的方法处理马铃薯后,可有效地降低贮藏过程中马铃薯的发芽指数。如在经历相同贮藏条件,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比氯苯胺灵的抑制马铃薯发芽效果更好,其发芽指数降低了6~8个百分点;与未经任何处理相比,其发芽指数更是降低了24~26个百分点。
附图说明
图1为不同方法处理马铃薯后发芽指数的变化图。
其中,曲线符号“■”表示未经任何处理,符号“●”表示用氯苯胺灵处理,符号“▲”表示用乙烯利处理,符号“▼”表示用乙烯处理,符号“◆”表示苹果与马铃薯共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详细说明:本实施例在以本发明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实施例。
实施例1:采用乙烯气体熏蒸
马铃薯采收经挑拣后,在13℃的贮存环境中创伤愈合4周,在此过程中对贮存环境充分通风从而减少马铃薯因呼吸而产生的呼吸热,愈合完毕且呼吸降低稳定后,将马铃薯分层堆放,在贮存库中,按贮存库的体积对马铃薯进行乙烯气体的熏蒸抑芽处理,乙烯有效处理浓度为4 μl/L 贮存库体积。
实施例2:采用乙烯利稀释液熏蒸
马铃薯采收经挑拣后,在15℃的贮存环境中创伤愈合3周,在此过程中对贮存环境充分通风从而减少马铃薯因呼吸而产生的呼吸热,愈合完毕且呼吸降低稳定后,将马铃薯分层堆放,按贮存库空间体积每升称取1 mg 浓度为40%的乙烯利,将其稀释50倍,然后将乙烯利稀释液加入敞口容器后放入马铃薯贮存环境。
实施例3:采用乙烯利稀释液喷洒
马铃薯采收经挑拣后,在16℃的贮存环境中创伤愈合2周,在此过程中对贮存环境充分通风从而减少马铃薯因呼吸而产生的呼吸热,愈合完毕且呼吸降低稳定后,将马铃薯分层堆放,按贮存库空间体积每升称取0.5 mg 浓度为40%的乙烯利,将其稀释200倍,然后将乙烯利稀释液直接混匀喷洒在马铃薯上。
实施例4:采用乙烯利稀释液浸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甘肃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贮藏加工研究所,未经甘肃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贮藏加工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8611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调式播种装置
- 下一篇:插秧机变速箱变挡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