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树脂组合物以及使用该树脂组合物的电线、电缆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78468.3 | 申请日: | 2012-03-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86727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21 |
发明(设计)人: | 杉田敬佑;菊池龙太郎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立电线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C08L23/06 | 分类号: | C08L23/06;C08K5/5425;C08F255/02;H01B3/44 |
代理公司: |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3 | 代理人: | 钟晶;於毓桢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树脂 组合 以及 使用 电线 电缆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有高交联度、常温的交联速度优异、挤出外观平滑的树脂组合物以及使用了该树脂组合物的电线、电缆。
背景技术
聚乙烯由于电绝缘性优异,因此作为电线、电缆的被覆材料被广泛使用。特别是在聚乙烯中导入了交联结构的交联聚乙烯由于可以附加耐热性,因此作为电力电缆等的被覆材料用途被广泛使用。
聚乙烯的主要交联方法有有机过氧化物交联、电子束照射交联和硅烷交联。在硅烷交联中,将接枝共聚了硅烷化合物的聚乙烯成型后,放置在水分存在的高温高湿环境下进行交联。
使用了硅烷交联聚乙烯的电线、电缆一般如下制造。首先,为了使硅烷化合物与聚乙烯接枝共聚,将聚乙烯、硅烷化合物和游离自由基引发剂混炼使其反应。接下来,添加硅烷醇缩合催化剂之后,挤出被覆于由铜制成的导体、或电缆芯上。
作为此时的工序,有下述方法:暂时制作接枝共聚了硅烷化合物的聚乙烯,在别的工序中混炼硅烷醇缩合催化剂和该聚乙烯,进行挤出被覆的方法;用一个挤出机实施全部混炼工序,进行挤出被覆的方法等。
可是,随着近年来的市场的全球化,使国内标准与国际标准一致的转变活跃化。在低压电力电缆的领域,也制定了与IEC标准一致的JIS标准,对作为绝缘体使用的树脂组合物要求空气温度200℃的热延伸试验合格。
热延伸试验为测定高温时的绝缘材料的变形容易度的试验,即使是以往能够使用的聚乙烯,也会由于交联度低的聚乙烯大幅度变形,因此是不合格的。因此,需要开发将具有更高交联度的硅烷交联聚乙烯作为主成分的树脂组合物。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5-2919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然而,如果为了提高硅烷交联聚乙烯的交联度而增加硅烷化合物、游离自由基引发剂的添加量,则具有挤出成型时的外观产生发泡、表面粗糙、颗粒等这样的问题。因此,有时难以提高电线、电缆的被覆材料中使用的硅烷交联聚乙烯的交联度。
另一方面,报告了通过使用密度低的聚乙烯,可以加快水分的吸收,可以实现凝胶分率80%这样的高交联度的技术(专利文献1)。
该技术在实现高交联度以及即使在大气中放置绝缘电线的状态下也可以在较短时间进行交联方面是优异的,此外,由于是在大气中放置进行交联的方法,因此与在高温高湿环境下交联的方法相比,具有可以使初期设备投资比较少的优点,但具有不能获得电线、电缆的表面平滑的挤出外观这样的问题。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具有高交联度、常温的交联速度优异并且挤出外观平滑的树脂组合物以及使用了该树脂组合物的电线、电缆。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而首创的本发明涉及一种树脂组合物,是以硅烷交联聚乙烯为主成分的树脂组合物,所述硅烷交联聚乙烯是在硅烷醇缩合催化剂和水分的存在下使通过游离自由基引发剂而接枝共聚了硅烷化合物的聚乙烯交联而成的,上述聚乙烯的密度为0.87~0.91g/cm3,上述硅烷化合物的含量相对于上述聚乙烯100质量份为2质量份以上,通过荧光X射线检测到的硅的含有比率为0.3%以上,凝胶分率为70%以上,而且上述硅烷化合物与上述游离自由基引发剂的质量比为35~150。
优选上述树脂组合物在JIS C 3660-2-1的9所示的热延伸试验中,在空气温度200℃、载荷20N/cm2、施加载荷的时间15分钟的试验条件下,载荷时的伸长率为175%以下,并且冷却后的永久伸长率为15%以下。
此外,本发明涉及将上述树脂组合物用作被覆材料的电线、电缆。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可以提供具有高交联度、常温的交联速度优异并且挤出外观平滑的树脂组合物。该树脂组合物作为低压电力电缆等电线、电缆的被覆材料是适合的。
附图说明
图1为适用本发明的电线的详细截面图。
图2为适用本发明的电缆的详细截面图。
符号说明
1铜导体
2绝缘体
3护套
10电线
20电缆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附图详述本发明的优选的一实施方式。
首先,通过图1、图2对被覆了本发明的树脂组合物的电线、电缆进行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立电线株式会社,未经日立电线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7846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