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药物组合物在制备预防或治疗脂肪肝的药物中的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66631.4 | 申请日: | 2012-03-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01243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18 |
发明(设计)人: | 柯潇;高小平;吴建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康弘制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36/815 | 分类号: | A61K36/815;A61P1/16;A61K35/6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200***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药物 组合 制备 预防 治疗 脂肪肝 中的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药物组合物在制备预防或治疗脂肪肝的药物中的用途。
背景技术
肝脏是脂肪代谢的重要场所。当肝脏对脂肪合成能力增加和/或转运入血的能力下降时,脂类物质(主要为三酰甘油)在肝内蓄积过多,超过肝脏重量的5%,或在组织学上50%以上的肝实质脂肪化时,即为脂肪肝。脂肪肝不是一个独立的疾病,而是由多种疾病和原因引起的肝脏脂肪性变。最常见原因为肥胖、酒精中毒、糖尿病;其次为营养失调、药物中毒、妊娠、遗传等。
脂肪肝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现象,而非一种独立的疾病。其临床表现轻者无症状,重者病情凶猛。一般而言,脂肪肝属可逆性疾病,早期诊断并及时治疗常可恢复正常。随着人类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脂肪肝的流行已日趋全球化,脂肪肝的患病率不但居高不下(10%-24%)而且呈增长态势,对人类健康构成巨大威胁,成为仅次于病毒性肝炎的第二大肝病,已被公认为隐蔽性肝硬化的常见原因。随着我国人民物质生活的不断改善,我国脂肪肝的发病率逐年升高,已占到平均人口的10%,在肥胖、嗜酒和糖尿病人群中可高达50%-60%,其中约25%的患者发生肝纤维化,1.5%-8.0%的患者发展为肝硬化。因此,脂肪肝的防治对阻止慢性肝病进展和改善预后是十分重要的。
关于脂肪肝的具体发病机制,根据多方研究,下列因素可能起一定的作用:1、脂肪代谢异常:①游离脂肪酸输送入肝增多;②肝合成游离脂肪酸或由碳水化合物合成三酰甘油增加;③脂肪酸在肝线粒体b氧化减少;④极低密度脂蛋白合成分泌减少,三酰甘油转运障碍。2、激素的影响:雌激素、皮质醇、生长激素、胰高糖素、胰岛素及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等,可能通过改变能量代谢来源而诱发脂肪肝形成。3、环境因素:饮食、营养状态、食物污染及肝炎病毒感染(主要是HCV)等因素与脂肪肝及其并发脂肪性肝炎、肝硬化有关。4、遗传因素:无论是酒精性或非酒精性,都存在一定的遗传发病因素。ALD是多基因遗传性疾病,乙醇脱氢酶(ADH)、细胞色素P450 2E1(CYP2E1)或称微粒体乙醇氧化系(MEOS)、醛脱氢酶(ALDH)均有遗传多态性,当存在高活性ADH同功酶,高活性CYP2E1或低活性ALDH时,可致乙醛产生率增加而氧化率减退。5、氧应激及脂质过氧化损伤:促氧化物增多和抗氧化物减少的氧应激,可致来自分子氧的游离基或反应性氧产生增加,反应性氧与多价不饱和脂肪酸起脂质过氧化反应生成过氧化脂质。6、免疫反应:新抗原表达、淋巴细胞表型改变、体液抗体及细胞因子出现与免疫反应有关。7、肝筛改变:肝窦内皮细胞层呈筛孔状结构(即肝筛),其对脂质代谢具有选择性,以维持肝脏结构的正常;肝筛结构和功能的变化可引起脂质代谢障碍导致脂肪肝、肝纤维化和肝硬化。8、游离脂肪酸的作用:肝脏脂肪氧化磷酸化和脂肪酸的b氧化受损在脂肪性肝疾患的形成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9、缺氧和肝微循环障碍:长期严重的脂肪肝可因肝内代谢严重紊乱或者脂变的肝细胞压迫肝窦,引起肝细胞缺血坏死,从而诱发肝纤维化肝硬化。酒精性和非酒精性脂肪肝发生肝硬化的进程和机率不同,可能与两者引起肝微循环障碍及缺氧的程度不同有关。
虽然目前人们已经越来越重视脂肪肝多种疾病,但到目前为止专门针对治疗脂肪肝的特殊药物依然很少。由于脂肪肝为难于治疗的慢性疾病,治疗周期长,治疗成本高,往往会给患者以及社会带来较大的经济负担,而已上市的药物治疗脂肪肝的效果并不理想。因此开发出一类针对治疗脂肪肝的药物对于患者和社会都具有非常显著的意义。因此,充分利用我国医学药材种类选择众多的优势,进一步开发有效治疗脂肪肝的中药对于患者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国内医学工作者们在传统中医治疗脂肪肝方面也有着积极的研究,例如有研究表明柞蚕丝素粉、牛磺酸等在治疗大鼠酒精性脂肪肝方面作用显著;CN 101708236A公开了一种含荷叶、丹参、山楂、番泻叶、补骨脂等药物的组合物在治疗脂肪肝方面的应用;CN101204501A公开了葱白提取物用于治疗脂肪肝的应用;CN101391079A公开了一种治疗脂肪肝的中药,该中药处方为黄芪、女贞子、柏子仁等30味药材,该处方组分众多,对质量控制的科学性、有效性、严谨性带来了巨大的挑战。CN1347714A公开了一种治疗糖尿病肾病的药物组合物,该组合物由黄芪、女贞子、水蛭、大黄、太子参、枸杞子组成,但是,将上述药物组合物用于预防和治疗脂肪肝,目前尚未见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含有黄芪、女贞子、水蛭、大黄、太子参、枸杞子的药物组合物在制备预防或治疗脂肪肝药物中的用途,为目前脂肪肝的治疗提供一种新的临床选择。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康弘制药有限公司,未经成都康弘制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6663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折叠式支护装置
- 下一篇:猪组蛋白去乙酰化酶6的基因序列及其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