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背栅薄膜晶体管存储器的制备方法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210066084.X 申请日: 2012-03-14
公开(公告)号: CN102593065A 公开(公告)日: 2012-07-18
发明(设计)人: 丁士进;崔兴美;陈笋;王鹏飞;张卫 申请(专利权)人: 复旦大学
主分类号: H01L21/8256 分类号: H01L21/8256;H01L21/443
代理公司: 上海正旦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00 代理人: 陆飞;盛志范
地址: 200433 *** 国省代码: 上海;3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薄膜晶体管 存储器 制备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属于半导体集成电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背栅薄膜晶体管存储器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薄膜晶体管(TFT)工艺技术的成熟与发展,非挥发性TFT存储器正成为国内外科研人员的研究热点。目前,TFT存储器大多采用多晶硅做导电沟道。但是,由于多晶硅沟道中存在大量的晶界,而位于晶界处的陷阱会因俘获部分被诱导出的反型电荷,而导致存储器的开启电压发生偏移。此外,基于多晶硅沟道的TFT存储器在受到漏极和栅极的偏压应力后,会表现出较严重的阈值电压波动,从而影响器件的可靠性[1]。由此可见,对TFT存储器而言,多晶硅不是一种理想的沟道材料。2004年日本学者在《自然》期刊上首次报道了基于非晶铟镓锌氧化物(a-IGZO)沟道的TFT,从而从实验上证实了该非晶氧化物半导体的实用价值。2008年韩国三星先进技术研究所首次公开报道了面向先进系统面板(SOP)应用的a-IGZO沟道TFT存储器的电学特性。从此,基于a-IGZO沟道的TFT存储器逐渐步入人们的视野。与其它多晶态的氧化物半导体(如ZnO薄膜)不同,IGZO薄膜在制作工艺温度范围内能保持着非晶态,并且具有低温淀积、较高的电子迁移率(≥10cm2/V·s)和较大的禁带电压(>3.0eV)等优良性能[2]。因此,IGZO作为非晶态的沟道层,不仅能够提供更加均匀的器件性能,还省略了传统的多晶硅沟道所必需的冗长的晶化工艺。然而,目前有关TFT存储器的a-IGZO沟道层的制备工艺都是基于传统的物理气相淀积(PVD),如射频磁控溅射和脉冲激光沉积等,采用这些方法所沉积的薄膜在致密性和大面积组份的均匀性上都存在着不足。基于以上问题,本发明提出采用原子层淀积(ALD)的方法生长a-IGZO导电沟道,同时采用ALD生长的叠层结构做电荷隧穿层等工艺,从而可以改善TFT存储器的性能。

参考文献

[1] S.-C. Chen, T.-C. Chang, P.-Tsun Liu, Y.-C. Wu, P.-S. Lin. Characteristics of poly-Si TFT combined with nonvolatile SONOS memory and nanowire channels structure. Surface & Coatings Technology , 202, pp.1287-1291(2007).

[2] Y. S. Jung, K. H. Lee, W.-J. Kim, W.-J. Lee, H.-W. Choi, K. H. Kim. Properties of In-Ga-Zn-O thin films for thin film transistor channel layer prepared by facing targets sputtering method. Ceramics International, 38S, S601-S604, (2012)。

发明内容

基于上述背景技术,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背栅薄膜晶体管存储器的制备方法,其目的是提高存储器电学性能的均匀性和可靠性,同时获得低操作电压,快速编程和擦除等优良性能。

本发明所提出的背栅薄膜晶体管存储器的制备方法,是采用ALD生长的IGZO(铟镓锌氧化物)薄膜做导电沟道;采用ALD组装的的SiO2/HfO2/Al2O3叠层结构做隧穿层;采用ALD生长的金属纳米晶做电荷俘获层;采用ALD生长的Al2O3薄膜做电荷阻挡层。具体步骤如下:

(1)采用电阻率为0.008-0.100 Ω·cm的重掺杂的P型单晶硅片作为衬底,用RCA清洗工艺对硅片进行清洗,然后用氢氟酸去除硅片表面的氧化层;

(2)在清洗好的P型单晶硅片上,采用ALD 的方法淀积生长Al2O3薄膜,作为存储器的电荷阻挡层,Al2O3薄膜的厚度为15-200nm;淀积过程中,衬底温度控制在100-300 oC之间;生长Al2O3的反应源为三甲基铝和水蒸气;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复旦大学,未经复旦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6608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