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检测Ⅱ类细菌素产生菌是否存在群体感应系统的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210039652.7 申请日: 2012-02-20
公开(公告)号: CN103255204A 公开(公告)日: 2013-08-21
发明(设计)人: 李平兰;张香美;赵斌;张旭;尚楠 申请(专利权)人: 中国农业大学
主分类号: C12Q1/68 分类号: C12Q1/68;C12N15/11;C12R1/25
代理公司: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5 代理人: 关畅;任凤华
地址: 100193 *** 国省代码: 北京;1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检测 细菌 产生 是否 存在 群体 感应 系统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鉴定或辅助鉴定待测II类细菌素产生菌是否存在群体感应系统相关基因的PCR引物组,以及利用该PCR引物组鉴定或辅助鉴定待测II类细菌素产生菌是否存在群体感应系统的方法。

背景技术

群体感应(Quorum Sensing,QS)是指微生物群体某些基因的表达受到与群体密度相关的信号分子调控的现象。QS系统参与调控一系列生物学功能,如:菌体发光、抗生素的生物合成、毒性因子的产生、胞外多糖的合成、细菌丛集、生物膜形成、质粒接合转移、稳定生长期的进入等。

QS系统被认为参与调控II类细菌素的合成,该系统包括自诱导肽(autoinducing peptide,AIP)、组氨酸蛋白激酶和感应调节蛋白,又称为三组分系统。AIP作为信号分子,用于指示细胞密度。当AIP达到某一临界的浓度阈值时,便可激活一系列特定基因的表达。

Lactobacillus plantarum WCFS1、J51与L.plantarum C11具有相同的群体感应调节系统,该系统由编码自诱导肽的基因plnA、编码组氨酸蛋白激酶的基因plnB、编码感应调节蛋白的基因plnC和plnD组成。L.plantarum NC8与L.plantarum C11具有相似的操纵子,其中plNC8IF编码自诱导肽,plNC8HK编码组氨酸蛋白激酶,plnD编码感应调节蛋白。

对G-群体感应的研究一般通过检测其信号分子——高丝氨酸内酯类来进行确认,而且其检测方法已有很多报道和专利。群体感应是调控II类细菌素合成的重要机制,产II类细菌素乳酸菌以小肽作为其信号分子,但目前其检测方法尚未确立,这也成为限制其群体感应研究的巨大障碍。虽然已发现许多产II类细菌素乳酸菌,但其细菌素的产生是否受到群体感应调控尚未形成一套有效的检测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鉴定或辅助鉴定待测II类细菌素产生菌是否存在群体感应系统相关基因的PCR引物组。

本发明所提供的PCR引物组由9个引物对组成,第一个引物对是由序列表中的序列1和序列2所示的两条单链DNA组成的特异于自诱导肽基因的引物对1;第二个引物对是由序列表中的序列3和序列4所示的两条单链DNA组成的特异于自诱导肽基因的引物对2;第三个引物对是由序列表中的序列5和序列6所示的两条单链DNA组成的特异于组氨酸蛋白激酶基因的引物对3;第四个引物对是由序列表中的序列7和序列8所示的两条单链DNA组成为特异于组氨酸蛋白激酶基因的引物对4;第五个引物对是由序列表中的序列9和序列10所示的两条单链DNA组成的特异于组氨酸蛋白激酶基因的引物对5;第六个引物对是由序列表中的序列11和序列12所示的两条单链DNA组成的特异于感应调节蛋白基因的引物对6;第七个引物对是由序列表中的序列13和序列14所示的两条单链DNA组成的特异于感应调节蛋白基因基因的引物对7;第八个引物对是由序列表中的序列15和序列16所示的两条单链DNA组成的特异于感应调节蛋白基因的引物对8;第九个引物对是由序列表中的序列17和序列18所示的两条单链DNA组成的特异于组氨酸蛋白激酶基因和感应调节蛋白基因的引物对9。

含有上述PCR引物组的试剂盒也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所述PCR引物组的制备方法也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该制备方法包括将所述PCR引物组中各引物对的所述两条单链DNA分别单独包装的步骤。

上述PCR试剂盒的制备方法也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该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所述PCR引物组中各引物对的所述两条单链DNA分别单独包装后,与下述物质包装在同一试剂盒内:PCR反应缓冲液、DNA聚合酶、4种dNTP和ddH2O。

上述PCR引物组在制备用于鉴定或辅助鉴定待测II类细菌素产生菌是否含有群体感应系统相关基因的试剂盒中的应用也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所述群体感应系统相关基因为自诱导肽基因、组氨酸蛋白激酶基因和感应调节蛋白基因。

鉴定或辅助鉴定待测II类细菌素产生菌是否含有群体感应系统相关基因的方法也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所述群体感应系统相关基因为自诱导肽基因、组氨酸蛋白激酶基因和感应调节蛋白基因。

所述方法包括下述(1)和(2)的步骤:

所述(1)为如下A)-I):

A)以待测II类细菌素产生菌的基因组DNA为模板,用所述引物对1进行PCR反应;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农业大学,未经中国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3965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