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含螺虫乙酯和沙蚕毒素类的杀虫组合物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39591.4 | 申请日: | 2012-02-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5071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21 |
发明(设计)人: | 张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美邦农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N47/06 | 分类号: | A01N47/06;A01N41/02;A01N43/32;A01P7/04;A01P7/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15500 陕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含螺虫乙酯 毒素 杀虫 组合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药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含螺虫乙酯和沙蚕毒素类的杀虫组合物。
背景技术
螺虫乙酯(spirotetramat),化学名称:4-(乙氧基羰基氧基)-8-甲氧基-3-(2,5-二甲苯基)-1-氮杂螺[4,5]-癸-3-烯-2-酮,化学分子式:C21H27NO5。螺虫乙酯具有独特的作用特征,是迄今唯一具有双向内吸传导性能的现代杀虫剂。该化合物可以在整个植物体内向上向下移动,抵达叶面和树皮,从而防治如生菜和白菜内叶上,及果树皮上的害虫。这种独特的内吸性能可以保护新生茎、叶和根部,防止害虫的卵和幼虫生长。其另一个特点是持效期长,可提供长达8周的有效防治。
杀虫双(bisultap),化学名称:2-二甲胺基-1,3-双硫代磺酸钠基丙烷,化学分子式:C5H11O6NS4Na2。杀虫双属于沙蚕毒类杀虫剂,是一种神经毒剂,昆虫接触和取食药剂后表现出迟钝、行动缓慢、失去侵害作物的能力、停止发育、虫体软化、瘫痪、直至死亡。杀虫双有很强的内吸作用,能被作物的叶、根等吸收和传导。对害虫具有较强的触杀和胃毒作用,并兼有一定的熏蒸作用。有很强的内吸作用,能被作物的叶、玉米、根等吸收和传导。
杀虫单(Monosultap),化学名称:1-硫代磺酸钠基-2-二甲氨基-3-硫代磺酸基丙烷,化学分子式:C5H14O7S4Na。杀虫单是人工合成的沙蚕毒素的类似物,进入昆虫体内迅速转化为沙蚕毒素或二氢沙蚕毒素。该药为乙酰胆碱竞争性抑制剂,具有较强的触杀、胃毒和内吸传导作用,对鳞翅目害虫的幼虫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属仿生型农药,对天敌影响小,无抗性,无残毒,不污染环境,是目前综合治理虫害较理想的药剂。
杀虫环(thiocyclam-hydrogenoxalate),化学名称:N,N-二甲基-1,2,3-三硫杂环己-5-胺及其草酸盐,化学分子式:C7H13NO4S3。杀虫环为选择性杀虫剂,具有胃毒、触杀、内吸作用,能向顶传导,防治鳞翅目和鞘翅目害虫的持效期为7~14天,也可防治寄生线虫。
在农业生产的实际过程中,防治害虫最容易产生的问题是害虫抗药性的产生。不同品种成分进行复配,是防治抗性害虫很常见的方法。不同成分进行复配,根据实际应用效果,来判断某种复配是增效、加和还是拮抗作用。绝大多数情况下,农药的复配效果都是加和效应,真正有增效作用的复配很少,尤其是增效作用非常明显、共毒系数很高的复配就更少了。经发明人大量试验发现,螺虫乙酯和杀虫双、杀虫单、杀虫环复配后,增效作用显著,环境相容性极好,极大地减少了农药用药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的杀虫组合物含有螺虫乙酯和杀虫双、杀虫单、杀虫环中任意一种的两种活性组分,以及适量的表面活性剂和载体。
一种含螺虫乙酯和沙蚕毒素类的杀虫组合物,包括活性成分A、活性成分B,助剂余量,其特征在于:活性成分A为螺虫乙酯,活性成分B为杀虫双、杀虫单、杀虫环中任意的一种,且活性成分A和活性成分B的重量比为1∶80~80∶1。
所述的含螺虫乙酯和沙蚕毒素类的杀虫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活性成分A和活性成分B的重量比为1∶60~40∶1。
所述的含螺虫乙酯和沙蚕毒素类的杀虫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螺虫乙酯和杀虫双的重量比为1∶30~5∶1。
所述的含螺虫乙酯和沙蚕毒素类的杀虫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螺虫乙酯和杀虫单的重量比为1∶30~5∶1。
所述的含螺虫乙酯和沙蚕毒素类的杀虫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螺虫乙酯和杀虫环的重量比为1∶30~5∶1。
所述的含螺虫乙酯和沙蚕毒素类的杀虫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组合物制成可湿性粉剂、水分散粒剂、悬浮剂、悬乳剂、水乳剂、微乳剂。
所述的含螺虫乙酯和沙蚕毒素类的杀虫组合物用于防治水稻、小麦、棉花、果树、十字花科蔬菜上害虫的应用。
所述的应用,防治害虫包括:褐飞虱、白背飞虱、灰飞虱、白粉虱、烟粉虱、蚜虫、介壳虫、蓟马、稻纵卷叶螟、二化螟、三化螟、斜纹菜蛾、菜青虫、金纹细蛾、甜菜夜蛾、叶螨、瘿螨、茶黄螨、棉铃虫。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美邦农药有限公司,未经陕西美邦农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3959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鱼礁结构
- 下一篇:具有负序电流补偿机制的能量转换系统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