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杀菌组合物及其制剂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210019417.3 申请日: 2012-01-20
公开(公告)号: CN102578104A 公开(公告)日: 2012-07-18
发明(设计)人: 王洲;卢桂鲜 申请(专利权)人: 联保作物科技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A01N43/653 分类号: A01N43/653;A01P3/00
代理公司: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代理人: 逯长明
地址: 450000 河*** 国省代码: 河南;4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杀菌 组合 及其 制剂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农药制剂领域,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杀菌组合物及其制剂。

背景技术

大麦和小麦是我国主要的禾谷类作物,富含淀粉、蛋白质、脂肪、矿物质、钙、铁、硫胺素、核黄素、烟酸及维生素A等,种植面积仅次于水稻。我国大部分麦田历来都有不同程度的病害发生,极大的影响了作物产量。因此,国内麦田杀菌剂的使用比例几乎达到100%。

杀菌剂在农作物上使用广泛,而应用于麦田的杀菌剂种类也比较多,例如丙硫菌唑杀菌剂,它属于三唑硫酮类内吸杀菌剂,不仅具有很好的内吸活性,优异的保护、治疗和铲除活性,而且持效期长。丙硫菌唑主要用于防治禾谷类作物如小麦、大麦,还能够用于油菜、花生、水稻和豆类作物等众多病害。丙硫菌唑几乎对所有麦类病害都有很好的防治效果,如小麦和大麦的白粉病、纹枯病、枯萎病、叶斑病、锈病、菌核病、网斑病、云纹病等,因此,丙硫菌唑在麦田应用较多。同时,丙硫菌唑还能防治油莱和花生的土传病害,如菌核病,以及主要叶面病害,如灰霉病、黑斑病、褐斑病、黑胫病、菌核病和锈病等。但是,使用丙硫菌唑杀菌剂单剂对部分病害的防效不高,如白粉病、纹枯病、锈病、全蚀病等,且长时间使用一种杀菌剂容易产生抗性。随着麦田栽培方式、耕作制度不断变化,病害问题日趋严峻,选用安全、高效、广谱的化学杀菌剂是当前麦田杀菌的主要方法,也是确保小麦生产取得丰收的关键。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杀菌组合物及其制剂,使得本发明组合物及其制剂能够提高对白粉病、纹枯病、锈病等麦田病害防效,无交叉抗性。

为实现本发明的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杀菌组合物,由丙硫菌唑和烯唑醇组成,所述丙硫菌唑和烯唑醇的质量比为1.2-2.5∶1,优选为1.8-2.2∶1。

丙硫菌唑是拜耳公司研制的一种新型广谱三唑硫酮类杀菌剂,主要用于防治麦类、谷类、豆类作物等众多病害,丙硫菌唑毒性低,无致畸,致突变型,对胚胎无毒性,对人和环境安全。其作用机理是抑制真菌中甾醇的前体-羊毛甾醇或2,4-亚甲基二氢羊毛甾14位上的脱甲基化作用。

烯唑醇属于三唑类杀菌剂,在真菌的麦角甾醇生物合成中抑制14α-脱甲基化作用,引起麦角甾醇缺乏,导致真菌细胞膜不正常,最终真菌死亡,持效期长久。对人畜、有益昆虫、环境安全。是具有保护、治疗、铲除作用的广谱性杀菌剂;对于囊菌、担子菌引起的多种植物病害如白粉病、锈病、黑粉病、黑星病等有特效。另外,还对尾孢霉、球腔菌、核盘菌、菌核菌、丝核菌引起的病害有良效。

不同杀菌剂活性组分混合后各活性成分由于组成、结构、理化性质的差异,使得各活性成分之间的联合作用通常表示为增效作用、相加作用或拮抗作用。所谓增效作用就是不同物质间的相互协作作用,其产生的效果大于各个成分效果的总合;而相加作用就是其产生的效果等于各个成分效果的总合;拮抗作用是指两种物质作用于生物机体时,一种物质干扰另一种物质的效果,或彼此互相干扰对方的效果,使总体效果下降的现象。

本发明按照孙云沛(Sun Y-P)法,计算共毒系数评价丙硫菌唑和烯唑醇混用效果,结果显示共毒系数均大于120,表明二者的混合使用具有明显增效作用。

此外,本发明分别对所述杀菌组合物以及杀菌组合物中各单一活性成分进行了麦田病害防治试验,并且所述杀菌组合物中各活性成分用量小于单一使用此活性成分的用量,结果显示,本发明所述杀菌组合物的防效比单一使用活性成分的防效高,表明本发明所述杀菌组合物中各活性成分无交叉抗性,防治效果具有增效作用。

此外,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杀菌剂由本发明所述杀菌组合物和农药制剂上可以接受的辅料组成,所述杀菌组合物占所述杀菌剂的重量百分比为1-90%。

本发明所述杀菌组合物可制成多种剂型,如水分散粒剂、乳油、可湿性粉剂、悬浮剂等,本领域技术人员可采用常规辅料将本发明所述杀菌组合物制成相应剂型。

其中,剂型为乳油时,所述杀菌组合物占乳油的重量百分比为20-90%,优选为40-60%,乳化剂占1-30%、最后溶剂补足至100%。乳化剂和溶剂可采用本领域常规辅料,如乳化剂可选用农乳500、农乳600、农乳700、NP系列、0201B、0203B、2201、蓖麻油聚氧乙烯醚、脂肪酸聚氧乙烯醚、聚氧乙烯脂肪醇醚、乙氧基蓖麻油、聚丙烯酸甲酯、脂肪酸聚乙二醇酯、甘油三月桂酸酯聚氧乙烯醚中的一种或多种;溶剂可选用芳烃溶剂油、磷酸三丁酯、四氢糖醇、四氢呋喃、环氧大豆油、植物油、石蜡油、润滑油或溶剂油100号、150号、180号、200号等。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联保作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联保作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1941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