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煤焦油加氢组合延迟焦化的全馏分综合利用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07868.5 | 申请日: | 2012-01-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3333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04 |
发明(设计)人: | 李春山;王红岩;曹益民;阚涛;张锁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10G69/00 | 分类号: | C10G69/00;C10C1/00;C10C1/08;C10C1/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19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煤焦油 加氢 组合 延迟 焦化 馏分 综合利用 方法 | ||
1.一种煤焦油加氢组合延迟焦化的全馏分综合利用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煤焦油预处理、煤焦油高效分离、重质馏分延迟焦化和固定床加氢四个单元,最终产品为酚、萘等精细化学品、汽油、柴油、沥青焦,操作步骤如下:
(1)在煤焦油预处理单元,待处理原料全馏分油经除水、除尘、脱盐净化处理,进入下一单元;
(2)在煤焦油高效分离单元,预处理过的煤焦油进入分馏塔,分馏出170~210℃的酚油馏分和210~230℃的萘油馏分,酚油和萘油进一步精制得精细化学品酚和萘,<170℃的轻油馏分去固定床加氢单元,剩余馏分去重质馏分延迟焦化单元;
(3)在重质馏分延迟焦化单元,延迟焦化进料为>230℃的煤焦油馏分,延迟焦化产品为轻质燃料油和沥青焦,沥青焦作为最终产品,轻质燃料油进固定床加氢单元;
(4)在固定床加氢单元,煤焦油<170℃的轻油馏分,酚油和萘油精制后的剩余馏分和延迟焦化轻质燃料油混合作为加氢的原料,加氢产品经精馏得到最终产品汽油和柴油,少量尾油循环加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处理原料为煤焦油的全馏分,包括高温煤焦油、中温煤焦油、低温煤焦油的部分馏分或全馏分油,以及重油、渣油等石化行业产品,以及煤焦油与重油、渣油等的混合物。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煤焦油全馏分利用方法为延迟焦化和加氢的组合工艺,在固定床加氢的基础上引入延迟焦化装置,合理调整延迟焦化和固定床加氢的操作条件,实现最大限度延长生产周期和保证产品加氢深度,符合工业化生产要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延迟焦化装置为一炉两塔式焦化,延迟焦化原料为煤焦油>230℃的馏分,延迟焦化温度为450~550℃,停留时间为6~20h,通过改善延迟焦化进料和缩短加热炉和焦炭塔之间的距离防止加热炉结焦和管路堵塞。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延迟焦化单元,原料一次性焦化实现零循环,且延迟焦化生成的油气与原料换热后不经分馏直接进入固定床加氢单元,省去分馏塔,简化流程。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固定加氢单元原料为煤焦油<170℃的轻油馏分、酚油和萘油精制后的剩余馏分以及延迟焦化轻质燃料油混合物,装置主体为两段固定床,分别为加氢处理和加氢精制,填装催化剂为加氢保护剂、加氢处理剂和加氢精制剂,催化剂采用级配方式装填。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加氢催化剂的级配方案为:加氢保护剂0~10wt%,加氢处理剂50~100wt%,加氢精制剂50~100wt%,稀释剂0~50wt%;加氢保护剂组成为氧化锌、多孔硅酸盐矿土、酸改性处理高岭土的一种或几种;加氢处理催化剂组成为:WO3含量0.5~35.0wt%、NiO含量0.5~25.0wt%、P2O5含量0.0~5.0wt%和余量的载体,载体为γ-Al2O3、MCM-41分子筛、ZSM-5分子筛、USY分子筛、天然沸石分子筛的一种或几种;加氢精制催化剂组成为:MoO3含量0.5~30.0wt%、CoO含量0.5~20.0wt%、P2O5含量0.0~5.0wt%和余量的γ-Al2O3载体。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稀释剂为灭活的石英砂颗粒。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加氢处理反应条件为:反应温度320~450℃,压力8~20MPa,催化剂液时体积空速0.5~3.0h-1,氢油体积比600∶1~2000∶1;加氢精制反应条件为:反应温度250~380℃,压力6~15MPa,催化剂液时体积空速0.05~2.0h-1,氢油体积比600∶1~2000∶1。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一种煤焦油加氢组合延迟焦化全馏分综合利用方法最终产品为酚、萘等精细化学品、汽油、柴油、沥青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07868.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体化微光学背光模组
- 下一篇:一种应用于建筑施工悬挑脚手架的钢筋螺栓拉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