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汽车制动气室的短拉杆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07031.0 | 申请日: | 2012-01-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62883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1 |
发明(设计)人: | 蒋伟荣;王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瑞立集团瑞安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D65/14 | 分类号: | F16D65/14 |
代理公司: | 瑞安市翔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33222 | 代理人: | 陈向东 |
地址: | 325200 浙江省温州市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制动 拉杆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所涉及的是一种汽车制动气室的改进发明,具体涉及的是一种制动气室内拉杆螺栓的改进发明。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汽车上驻车制动腔机械解除部分由拉杆螺栓、密封圈、垫圈、圆柱销及螺母等部件组成,零件较多,装配时须通过活塞轴内由箭头方向旋入拉杆螺栓,再套入密封圈、垫圈,然后旋入螺母,在螺母和拉杆上预留有螺孔销,最后将圆柱销压入。释放制动时,旋转螺母,将拉杆螺栓向左拧入储能缸体底部,实现驻车制动的释放;解除制动时,旋转螺母,将拉杆螺栓向右拧出,实现驻车制动解除。现有技术中拉杆螺栓在解除制动状态时,外露在储能缸体外的长度是大于驻车制动腔的行程,造成制动气室安装后需预留较大的空间便于进行手动解除制动操作;零件组装时,需采用专用工具将拉杆螺栓旋入,以及用专用设备压入圆柱销,增加了装配难度和制造成本;拉杆螺栓上预留的贯穿销螺孔,增加了拉杆螺栓的制造工艺难度,存在从销螺孔处断裂的风险,采用圆柱销固定螺母的结构,存在圆柱销脱落的潜在失效模式,以及在手动解除会出现圆柱销断裂的风险。
发明内容
鉴于此,本发明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提供一种设计合理,结构紧凑,装配简单,并且提高整体性的一种汽车制动气室的短拉杆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来完成的:该种汽车制动气室的短拉杆装置,整个气室包括有储能缸体及拉杆螺栓,所述储能缸体上设有螺孔,所述储能缸体内设有储能活塞及活塞轴套,拉杆螺栓从螺孔中伸入到活塞轴套内,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轴套内设有限位螺母,所述螺栓的螺纹在本体上分为两段,并且纹路方向相反,其中一段螺纹与限位螺母相匹配,另一段螺纹与螺孔相匹配,所述活塞轴套内螺孔为几何形状,所述活塞轴套的内螺孔几何形状与限位螺母的外形几何形状相匹配。
所述螺栓本体上两段螺纹的螺距不同,所述与螺母相匹配螺纹的螺距大于与螺孔相匹配螺纹的螺距。
所述活塞轴套内设有螺母预紧弹簧。
所述拉杆螺栓的头部轴肩处设有一槽,所述该槽内设有密封圈。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简化了产品的结构、降低了制造成本;缩短了拉杆螺栓的长度,因此减少制动气室的外形尺寸、节省装车空间;装配工艺更简单,提升生产效率;提升机械解除部分零件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结构示意图;
图2为发明解除驻车制动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3为发明驻车制动状态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附图表示了发明的结构及其实施例,下面再结合附图进一步来描述其实施例的有关细节及工作原理。该种汽车制动气室的短拉杆装置,整个气室包括有储能缸体1,所述储能缸体1上设有一带螺纹的螺孔,所述储能缸体1内设有储能活塞3、储能弹簧4及活塞轴套2,拉杆螺栓6从螺孔中伸入到活塞轴套2内,因此可以将拉杆螺栓6从储能缸体外部按照箭头方向从螺孔中拧入,所述拉杆螺栓本体的头部轴肩处设有一槽,所述该槽内设有密封圈7,与现有技术相比结构更为简单。所述活塞轴套内设有限位螺母5,该限位螺母可以在拉杆上沿螺纹的纹路进行移动,所述拉杆螺栓6在本体上分为两段螺纹,中间通过一隔离带隔开,其中一段螺纹的纹路方向与另一段螺纹的纹路方向相反,因此,其中一段螺纹与限位螺母相匹配,而另一段螺纹与则与螺孔相匹配,这样,限位螺母5可以与拉杆螺栓移动的方向形成一致性,所述活塞轴套的内螺孔几何形状与限位螺母的外形几何形状相匹配,也就是说,该限位螺母是六角螺母,则内螺孔形状为六角螺孔,限位螺母为梅花形螺母,则内螺孔的形状为梅花形,这样就不会发生螺母打滑现象,
所述拉杆螺栓6本体分为两段,两段螺纹的螺距不同,与螺母相匹配螺纹的螺距大于与螺孔相匹配螺纹的螺距,这可以按照比例来设置,也就是说,前者是粗螺,假设粗螺的螺距为两毫米,后者是细螺则为1毫米,那么就是2:1,当螺栓的细螺在螺孔中移动二毫米,那么在粗螺上的限位螺母由于螺距大,在螺栓的粗螺位置上就同向移动四毫米,因此拉杆螺栓仅需要外露额定行程三分之一即可实现现有技术的工作行程,从而缩短了制动气室的外形尺寸。
所述活塞轴套内设有螺母预紧弹簧9,该弹簧的作用是在旋动拉杆螺栓过程中,给活塞轴套内的限位螺母一个预紧,使拉杆螺栓较顺利的拧入限位螺母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瑞立集团瑞安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未经瑞立集团瑞安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0703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