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煮饭用油脂组合物有效
申请号: | 201180059132.6 | 申请日: | 2011-10-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6042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21 |
发明(设计)人: | 冈田孝宏;小泽朋子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清奥利友集团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A23D9/007 | 分类号: | A23D9/007;A23L1/10 |
代理公司: | 北京铭硕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6 | 代理人: | 金光军;刘灿强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煮饭 油脂 组合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煮饭用油脂组合物,通过在煮米饭时添加,不仅力求提高刚煮好后米饭的光泽、松散状况、风味,还减少低温下长时间保存后的松散性、光泽或风味变差程度,另外,减少再次加热后的米饭的松散性、光泽或风味变差程度。
背景技术
作为以往以米饭的光泽、松散性、口感、风味的改善为目的的煮饭用油脂组合物,已知有在液状油脂中配合乳化剂的物质,例如,已知有将聚甘油脂肪酸酯与卵磷脂配合的方法(专利文献1)、将聚甘油缩合蓖麻油酸酯(ポリグリセリン縮合リシノレイン酸エステル)和聚甘油脂肪酸酯以及卵磷脂配合的方法(专利文献2)、将聚甘油缩合蓖麻油酸酯和从单甘油脂肪酸酯类、柠檬酸单甘油脂肪酸酯、双乙酰酒石酸单甘油脂肪酸酯、蔗糖脂肪酸酯以及具有油酸作为主要构成脂肪酸的聚甘油脂肪酸酯中选择的一种以上配合的方法(专利文献3)等。
但是,在专利文献1等的方法中,相对于精白米的煮饭用油脂组合物的添加量大,因此不能充分呈现米饭原本的风味。另外,目前为止在低温下长时间保存米饭的情况下,有再次加热后食用时的松散性或光泽、风味变差的问题。因此,希望开发出一种通过少量添加就可以达到效果,特别是即使在再次加热中米饭的松散性、光泽、风味仍良好的煮饭用油脂组合物。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1-50301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第3995140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平3-175940号公报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课题是提供一种即使相对于精白米的添加量少,也不仅能够提高刚煮好后米饭的光泽、松散状况、风味,还能够减少在低温下长时间保存后的米饭的松散性、光泽或风味的变差,减少再次加热后的米饭的松散性、光泽或风味的变差的煮饭用油脂组合物。
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发明者们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进行了锐意的研讨,结果发现配合了在乳化剂(A)和乳化剂(B)中将乳化剂(C)~(E)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分别以特定量组合的乳化剂的油脂组合物,将其少量添加而煮好的米饭即使在低温下长时间保存,且即使在低温下长时间保存后再次加热,米饭的光泽或风味变差程度减少,由此完成了本发明。在此,乳化剂(A)为特定的聚甘油缩合蓖麻油酸酯、乳化剂(B)为特定的蔗糖脂肪酸酯、乳化剂(C)为特定的聚甘油脂肪酸酯、乳化剂(D)为特定的甘油单脂肪酸酯、乳化剂(E)为特定的山梨糖醇酐脂肪酸酯。
即本发明的第一方案是一种相对于液状油脂100重量份,配合以下的乳化剂(A)3.0~5.0重量份、乳化剂(B)0.5~2.0重量份、还有乳化剂(C)~(E)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0.5~2.0重量份的煮饭用油脂组合物。
乳化剂(A)是作为甘油聚合度在6以上且在8以下的聚甘油和缩合蓖麻油酸的酯的聚甘油缩合蓖麻油酸酯。
乳化剂(B)是作为碳原子数为18以上且在22以下的一价不饱和脂肪酸和蔗糖的酯的蔗糖脂肪酸酯。
乳化剂(C)是作为甘油聚合度为4以上且在10以下的聚甘油和碳原子数为18以上且在22以下的一价不饱脂肪酸的酯的聚甘油脂肪酸酯。
乳化剂(D)是结构中全体脂肪酸中,饱和脂肪酸的含量为15重量%以下的甘油单脂肪酸酯。
乳化剂(E)是作为碳原子数为18以上且在22以下的一价不饱和脂肪酸和山梨糖醇酐的酯的山梨糖醇酐脂肪酸酯。
本发明的第二方案是,相对于精白米100重量份,添加了上述第一方案中记载的煮饭用油脂组合物0.1~0.5重量份而做成的米饭。
本发明的第三方案是,加工上述第二方案中记载的米饭而得到的加工食品。
本发明的第四方案是,通过相对于精白米100重量份,添加上述第一方案中记载的煮饭用油脂组合物0.1~0.5重量份进行煮饭而制造米饭的米饭制造方法。
发明效果
能够提供一种即使相对于精白米的添加量少,也不仅能够提高刚煮好后米饭的光泽、松散状况、风味,还能够减少在低温下长时间保存后的米饭的松散性、光泽或风味的变差,减少再次加热后的米饭的松散性、光泽或风味的变差的煮饭用油脂组合物。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详细说明本发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清奥利友集团株式会社,未经日清奥利友集团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8005913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矿用供气供水自救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电力电缆隧道盾构管片接缝处防水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