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CrTi系合金及溅射用靶材、垂直磁记录介质、以及它们的制造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180039730.7 | 申请日: | 2011-08-1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1918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22 |
| 发明(设计)人: | 长谷川浩之;泽田俊之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阳特殊制钢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C22C27/06 | 分类号: | C22C27/06;B22F3/15;C22C1/04;C22C14/00;C23C14/34;G11B5/738;G11B5/851 |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蒋亭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crti 合金 溅射 用靶材 垂直 记录 介质 以及 它们 制造 方法 | ||
关联申请的相互参照
本申请主张基于2010年8月17日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2010-182144号的优先权,通过参照将其全部的公开内容纳入本说明书中。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为了通过溅射形成薄膜而使用的抑制了化合物的生成的CrTi系合金、及溅射用靶材以及它们的制造方法。另外,本发明涉及使用CrTi系合金及溅射用靶材而制造的垂直磁记录介质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一般来说,CrTi系靶子被用于垂直磁记录介质的基底膜中,通过将纯Cr粉末和纯Ti粉末加以热成形而获得。该CrTi系靶子大量含有脆的化合物相,在溅射时脆的化合物相会带来颗粒,颗粒附着于溅射膜而降低产品合格率。由此,需要减少CrTi靶子中的化合物。
作为用于减少如上所述的CrTi靶子中的化合物的对策,例如如日本特公昭64-2659号公报(专利文献1)中公开的内容所述,通过将熔液急冷而减少化合物。但是,CrTi系靶子存在无法用利用粉末冶金法制作的材料来制成熔液的问题。
另一方面,通常而言,粉末烧结体的情况是在熔点的80%左右的温度下进行成形。例如如作为CrTi系类似组成的材料的、日本特开2003-226963号公报(专利文献2)中公开的材料那样,利用热压机在1200℃以上的温度下进行了成形。另外,如日本特开2002-212607号公报(专利文献3)中公开的材料那样,利用镦锻法在1200℃的温度下进行了成形。但是,所述烧结温度越高,化合物就越处于增加的趋势。
上述专利文献2及3的成形温度都很高,因此大量存在靶子中的化合物,因此在溅射时产生很多颗粒,因而存在使溅射膜的产品合格率降低的问题。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公昭64-2659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3-226963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2-212607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人等此次得到如下的见解,即,通过减少溅射靶中的化合物,从而可提供能够减少在溅射膜中产生的颗粒的CrTi系合金及溅射用靶材。
因而,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减少CrTi系合金及溅射靶材中的化合物,以及由此来抑制溅射时的颗粒产生,从而提高溅射膜的产品合格率。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式,可提供一种CrTi系合金,其是含有35~65原子%的Ti、剩余部分含有Cr及不可避免的杂质的CrTi系合金,
其中,上述CrTi系合金具有0.50以下的、Cr2Ti(311)的X射线衍射强度[I(Cr2Ti)]相对于Cr(110)的X射线衍射强度[I(Cr)]的强度比[I(Cr2Ti)/I(Cr)]。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式,可提供一种CrTi系溅射用靶材,其是含有35~65原子%的Ti、剩余部分含有Cr及不可避免的杂质的溅射靶材,
其中,上述溅射靶材具有0.50以下的、Cr2Ti(311)的X射线衍射强度[I(Cr2Ti)]相对于Cr(110)的X射线衍射强度[I(Cr)]的强度比[I(Cr2Ti)/I(Cr)]。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式,可提供一种垂直磁记录介质,其具有通过使用了上述CrTi系溅射用靶材的溅射而形成的基底膜。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式,可提供一种上述CrTi系合金或CrTi系溅射用靶材的制造方法,
包括:
准备带来上述合金的全部组成的原料粉末,
将该原料粉末在800~1100℃下热成形的步骤。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式,可提供一种上述垂直磁记录介质的制造方法,
包括:
准备带来上述基底膜的全部组成的原料粉末,
将该原料粉末在800~1100℃下热成形而形成CrTi系溅射靶材,
使用该CrTi系溅射靶材进行溅射而形成上述基底膜的步骤。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阳特殊制钢株式会社,未经山阳特殊制钢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8003973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不平衡电网下基于谐振反馈的DFIG控制方法
- 下一篇:一种棱镜型反光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