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汽车行李箱盖内蒙皮有效
申请号: | 201120296912.X | 申请日: | 2011-08-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01057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4-25 |
发明(设计)人: | 唐舜清;唐云峰;曾德胜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市华青汽车配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25/12 | 分类号: | B62D25/12;B60R1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海虹嘉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9 | 代理人: | 谢殿武 |
地址: | 401120 重庆市***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行李箱 蒙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用附件,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汽车的行李箱盖内蒙皮。
背景技术
车辆后备箱(行李箱)是车辆功能扩展的主要部件。包括位于车架上的箱体和铰接于箱体上的箱盖,箱盖内表面设有蒙皮,以获得较好的外观。
现有技术中,箱盖内蒙皮括用于蒙在行李箱盖上盖内表面的上蒙皮和用于蒙在行李箱盖后盖内表面的后蒙皮,其形状复杂程度高,一方面体现在成型深度较深,另一方面体现在冲孔较多,且分布在不同的平面。一般采用分多次成型进行拉延成型的模式,模具数量多,劳动强度高,效率低,并且成品外观性差、强度低。
因此,需要一种汽车行李箱盖内蒙皮,具有较好的外观性和强度,成型过程中所需模具数量多,劳动强度低,工作效率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汽车行李箱盖内蒙皮,具有较好的外观性和强度,成型过程中所需模具数量多,劳动强度低,工作效率高。
本实用新型的汽车行李箱盖内蒙皮,包括用于蒙在行李箱盖上盖内表面的上蒙皮和用于蒙在行李箱盖后盖内表面的后蒙皮,所述上蒙皮与后蒙皮一体成型。
进一步,所述上蒙皮与后蒙皮之间平滑过渡;
进一步,所述上蒙皮与后蒙皮一体成型采用硬压成型及浮动压边圈拉延;
进一步,所述上蒙皮与后蒙皮分别分布有安装通孔和功能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汽车行李箱盖内蒙皮,用于蒙在 行李箱盖上盖内表面的上蒙皮和用于蒙在行李箱盖后盖内表面的后蒙皮一体成型,简化成型工艺,消除应力集中,具有较好的外观性和强度,成型过程中所需模具数量多,劳动强度低,工作效率高,制作成本低。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沿A向视图;
图3为图1沿B向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沿A向视图,图3为图1沿B向视图,如图所示:本实施例的汽车行李箱盖内蒙皮,包括用于蒙在行李箱盖上盖内表面的上蒙皮1和用于蒙在行李箱盖后盖内表面的后蒙皮2,所述上蒙皮1与后蒙皮2一体成型。
本实施例中,所述上蒙皮1与后蒙皮2之间平滑过渡;具有较好的外观性,并消除应力集中,提高成品强度。
本实施例中,所述上蒙皮1与后蒙皮2一体成型采用硬压成型及浮动压边圈拉延,通过成型过程,保证本实用新型的结构;采用了″双动″成型,即对底部较深的部分采用由氮气缸作为动力进行硬成型的模式成型,然后保持已有状态连同浮动压边圈共同作用对其余部分进行拉延,完成深度成型。避免了通常对该类件采用分多次成型进行拉延成型的模式,从而使得在保证制造出合格产品的前提下节省模具,相应的节省了劳动力和提高了设备利用率。
本实施例中,所述上蒙皮1与后蒙皮2分别分布有安装通孔和功能孔,如图所示,上蒙皮1上的安装通孔4a和功能孔3a,后蒙皮2上的安装通孔4和功能孔3;安装孔用于安装内蒙皮时使用,功能孔适用于安装或避开相关零件,确保整车顺利装配。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 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市华青汽车配件有限公司,未经重庆市华青汽车配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29691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