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带通气功能的变速器阻尼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120054138.1 | 申请日: | 2011-03-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16458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03 |
发明(设计)人: | 李少华;陈显全;占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风汽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H57/00 | 分类号: | F16H57/00;F16F7/00 |
代理公司: | 武汉荆楚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215 | 代理人: | 王健;赵行勇 |
地址: | 430056 湖北省武汉***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通气 功能 变速器 阻尼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变速器阻尼装置,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带通气功能的变速器阻尼装置。属于汽车变速控制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汽车有车桥、变速箱、减速箱或主减速器等齿轮箱,其工作时会有温差变化,车桥或齿轮箱内的齿轮等运动部件运转时会引起其内部空气体积的改变,其内部的空气压力和温度同外界大气压力与大气温度出现差异,即所谓泵气效应,泵气效应要消耗能量,为了减少这部分能量消耗,需要设计一种汽车车桥或齿轮箱内部与其外部相通的联通装置,最常用的就是通气塞。参见图1,通气塞由空心六角螺栓和气帽组成。通气塞有两个作用:第一是将车桥或齿轮箱内的空气与外界大气联通,即齿轮箱内部的气体通过空心六角螺栓中的孔从气帽排出;第二是将外界大气中的尘埃或水分挡住,尽量使之少进入车桥或齿轮箱内,使其内部油雾中的油最低限度地排出车桥或齿轮箱外,减少机油损失并防止污染大气。如中国专利公告号:CN200939804,公告日:2007年8月29日,名称为《汽车车桥通用通气塞》以及中国专利公告号:CN201416625,公告日:2010年8月29日名称为《一种新型通气塞结构》的两款实用新型专利中,分别公开了一种具有良好通气及防尘作用的通气塞,但是,上述两种通气塞均仅发挥着其通气、防尘的作用,无法呈现更大的功用。
变速器阻尼装置是安装在变速器上对选档及换档位置起限位及阻尼作用的装置。参见图2,传统的变速器阻尼装置包括空心螺栓3,锁紧螺丝2,阻尼弹簧4和阻尼顶杆5,阻尼顶杆5和阻尼弹簧4安装在空心螺栓3的内孔中,空心螺栓3安装在变速器壳体上,阻尼顶杆5的一端伸入变速器的内部并顶向选档或换档主体,位于变速器壳体的空心螺栓3上旋合有锁紧螺丝2,以固定阻尼弹簧4,并可以调整阻尼弹簧4施加于阻尼顶杆5上的压力。
中国专利公告号:CN101799070A 公告日:2010年8月11日,名称为《一种手动变速器的换档装置》的实用新型专利中,在换档主体上沿轴向在平衡点和平衡点两侧共四个定位位置分别设有能产生定位阻力的定位机构,当换档主体处于非平衡点的三个定位位置时换档主体所受的复位作用力大于其所受的定位阻力。解决了现有手动变速器的换档装置只能实现3个选档位置的限定,且选档手感不良等问题。所述定位机构即阻尼装置中的芯轴(阻尼顶杆)端部设置有自锁钢球,但上述装置均只有阻尼作用,未能解决变速器内部与其外部相联通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且便于变速器内部和外部气体流通的带通气功能的变速器阻尼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带通气功能的变速器阻尼装置,包括空心螺栓, 阻尼顶杆, 阻尼弹簧和锁紧螺丝,空心螺栓和阻尼顶杆的一端通向变速器内部,所述的锁紧螺丝上开有通气孔,所述空心螺栓或阻尼顶杆上通向变速器内部的一端开有与通气孔相通的通气槽。
所述的通气孔上连接有通气塞。
所述锁紧螺丝的杆柄上对应通气孔设置有气帽。
所述的通气槽设置在空心螺栓台阶孔的内壁上,且通气槽的槽底至空心螺栓轴线的距离大于空心螺栓台阶孔上大孔的半径。
所述的通气槽设置在阻尼顶杆台阶轴的外径上,且通气槽槽底至阻尼顶杆轴线的距离小于阻尼顶杆台阶轴上小轴的半径。
所述的通气槽由设置在阻尼顶杆上的轴心孔和设置在阻尼顶杆小轴一端上与轴心孔贯通的径向横孔组成。
所述阻尼顶杆小轴一端的外表面上设置有侧槽,径向横孔设置在侧槽的槽底上。
带通气功能的变速器阻尼装置,包括相互连接的气帽座以及六角空心螺栓,阻尼弹簧设于六角空心螺栓内腔内,其两端分别连接气帽座和顶杆,所述气帽座为顶部开通气孔的空心气帽座,阻尼装置下部开设有通气槽,所述通气孔与通气槽连通形成气流通道;所述通气槽可设于六角空心螺栓的内径上,顶杆的外径上或顶杆的轴心。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集成了汽车变速器通气塞和阻尼装置的通气和阻尼功能。提高了变速箱零件的集成度,减少了零部件数量,也减少了变速器上通孔的数量,不但降低了生产成本,而且节省了布置空间,较好地适应了变速器整体化和小型化的发展趋势。
2.结构简单,适用性好。只需对阻尼装置中的零件进行小的改动即可实现通气功能,在保证阻尼效果的前提下,通气及防尘效果好,使用安全可靠,其安装结构与现有阻尼装置相同,可互换使用,更换方便,与同时使用阻尼装置和通气塞相比,生产制作和加工成本大大降低。
附图说明
图1是传统通气塞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风汽车有限公司,未经东风汽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5413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