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禾谷镰刀菌的分子检测方法及应用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110428400.9 申请日: 2011-12-19
公开(公告)号: CN102382899A 公开(公告)日: 2012-03-21
发明(设计)人: 张旭;马鸿翔;周永进;陈健华;余桂红;孙晓波;王磊 申请(专利权)人: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主分类号: C12Q1/68 分类号: C12Q1/68;C12Q1/04;C12R1/77
代理公司: 南京知识律师事务所 32207 代理人: 胡锡瑜
地址: 210014 江*** 国省代码: 江苏;3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禾谷 镰刀 分子 检测 方法 应用
【说明书】:

一.技术领域

发明属于作物病害诊断及防治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禾谷镰刀菌的分子检测方法及应用。

二.背景技术

由镰刀菌(Fusarium spp.)(Fusarium head blight,FHB)引起的小麦赤霉病是一种广泛流行的世界性病害,主要发生于温暖湿润地区,是影响小麦高产、稳产和优质的重要因素之一。20世纪90年代以来,北美、欧洲、亚洲等地大麦、小麦赤霉病灾情严重。我国南方长江中下游冬麦区发生严重,随着全球性气候变暖、耕作制度以及耕作方式的改变,小麦赤霉病正向黄淮麦区、北方麦区以及西南和西北麦区扩展(Ma等,2008),几乎蔓延到所有小麦种植区。2003年,长江中下游地区60-80%的麦区感染赤霉病,减产超过20%。2005年,江苏省赤霉病的发生面积为1800万亩左右,占全省总种植面积的72%。2011年,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预报全国赤霉病流行面积为6500万亩。

小麦赤霉病的发生与流行还带来巨大的食品安全性隐患。镰刀菌可以产生单端孢霉烯毒素(trichothecene),人畜食用受赤霉病真菌毒素污染的面粉会发生呕吐、腹泻及食欲不振等急、慢性中毒症状,严重者可导致死亡(陆维忠等,2001)。据美国估计,因此类毒素污染所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仅199l~1996年间就高达三亿美元。我国、欧盟和美国、加拿大均要求面粉、面包、饼干等食品中DON毒素的限量标准为1000μg/kg(1ppm)(Buerstmayr等,2009;GB 16329-1996)。因此,明确我国小麦赤霉病致病菌的种类与产毒类型,对开展小麦赤霉病防治与抗病育种都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自20世纪40年代中国首次报道小麦赤霉病以来,国内外研究认为,禾谷镰刀菌(Fusarium graminearum Schwabe)是小麦赤霉病的主要致病菌之一,也是中国小麦赤霉病的优势致病菌。近年来的研究表明,F. graminearum是一个含有许多特定种系的复合种(Fg Complex),O’Donnell等(2004,2007)通过系统发生学分析,将Fg Complex划分成13个特定的正式命名的种。根据该项研究结果,目前中国小麦赤霉病的致病菌,主要为禾谷镰刀菌(F.graminearum)和亚细亚镰刀菌(F.asiaticum),其中北方麦区如西北麦区和东北麦区,年平均温度低于15℃时,麦区赤霉病的优势致病菌为禾谷镰刀菌(Qu等,2008)。因此,快速、准确鉴定检测禾谷镰刀菌,有利于对北方麦区小麦赤霉病的防治。

传统的镰刀菌鉴定方法主要通过形态学,如大分子生孢子、小分生孢子、原膜孢子等的形态来鉴定。但形态学鉴定方法繁琐,没有统一的规范标准,并且需要丰富的实践经验。随着遗传与分子生物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分子标记也成为鉴定镰刀菌的主要技术手段。与常规的形态鉴定法相比,分子标记能准确、快速地从混合群体中鉴定出不同病菌类型,为准确、快速分析病菌的群体分布、特点和鉴定诊断提供新方法。

Nicholson等(1998)找到了一对鉴定禾谷镰刀菌的标记Fg16F/R,但在扩增来自不同地区的禾谷镰刀菌株时得到6种PCR产物,不能有效地区分菌株的种类。Qu等(2008)利用该对引物,并结合AFLP标记,鉴定出Fg16F/R扩增产物为类型1和AFLP扩增产物为类型A的菌株为禾谷镰刀菌。由于AFLP标记操作繁琐,且涉及到酶切和两次PCR扩增等步骤,难以在实际检测中推广应用。Yang等(2008)利用氨连接酶基因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设计了4个引物试图来区分Fgcomplex中的七个种,其中鉴定禾谷镰刀菌需要扩增出536bp和311bp等2条不同大小的条带,并且还需要通过条带的强弱进行辅助判断,并不能真正满足快速简易检测的要求。

三.发明内容

本发明需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有效而容易获得的方法鉴定禾谷镰刀菌,使之可以直接从麦穗、种子、饲料中快速、灵敏、准确检测出赤霉病致病菌禾谷镰刀菌。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1.设计禾谷镰刀菌检测的特殊引物。2.禾谷镰刀菌检测体系的建立。

1.设计禾谷镰刀菌检测的特殊引物。

根据禾谷镰刀菌DNA序列的特性,设计了对禾谷镰刀菌具有特异扩增作用的一对引物:引物15′-GAGTCCAAACCGGATACGTCACGCT-3′和引物25′-TGCGTACGAATTGCAGAAGATGTCC-3′。

2.禾谷镰刀菌检测体系的建立。

a)提取病原菌基因组DNA;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未经江苏省农业科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42840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