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仿生机器魟鱼及其运动方式有效
申请号: | 201110428002.7 | 申请日: | 2011-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14697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27 |
发明(设计)人: | 王扬威;赵东标;刘凯;陆永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主分类号: | B63H1/36 | 分类号: | B63H1/36;B63C11/52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叶连生 |
地址: | 210016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仿生 机器 及其 运动 方式 | ||
1.一种仿生机器魟鱼,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仿生机器魟鱼包括机身、推进机构(3)、能源及控制系统(4)、沉浮控制机构(6)和姿态调整机构(5)组成;
其中能源及控制系统(4)包括电池和控制系统硬件电路;
其中机身由上壳体(1)和下壳体(2)组成,所述的能源及控制系统(4)、姿态调整机构(5)和沉浮控制机构(6)均位于机身内;
其中推进机构(3)由N个沿周向安装于机身内侧的伺服电机(301)、N个分别垂直安装于所述伺服电机输出轴且伸出机身并用封严圈(304)密封的柔性鳍条(302)、通过所述柔性鳍条(302)安装于机身外周的环形弹性鳍面(303)组成;
其中沉浮控制机构(6)安装于机身底部,由微型水泵(602)、弹性贮水舱(603)、第一连接导管(604)和第二连接导管(605)组成;其中第一连接导管(604)一端与外界相连另一端与微型水泵(602)连接,第二连接导管(605)一端与微型水泵连接另一端与弹性贮水舱(603)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仿生机器魟鱼,其特征在于:上述姿态调整机构(5)包括第一水平直线导轨(501)和垂直安装于第一水平直线导轨上的第二水平直线导轨(502),上述能源及控制系统(4)安装于第二水平直线导轨(502)上,起到质量块的作用。
3.权利要求1所述仿生机器魟鱼的运动方式,其特征在于该仿生机器魟鱼通过N个伺服电机(301)的规律旋转运动带动N个柔性鳍条(302)实现规律摆动运动,从而带动弹性鳍面(303)呈现出鳍面运动形状,以实现模仿鱼类鳐科模式、尾鳍摆动模式和水母游动模式的游动运动。
4.权利要求3所述仿生机器魟鱼的运动方式,其特征在于:该仿生机器魟鱼通过伺服电机(301)带动柔性鳍条(302)的摆动运动来带动整个弹性鳍面(303)运动,来实现模拟魟鱼的胸鳍的鳍波动运动;具体实现方法即通过控制柔性鳍条(302)之间运动的相位差,实现控制弹性鳍面(303)来模拟魟鱼胸鳍的波动运动的波形,并且通过改变波的传播方向可以实现向任意方向的游动运动,运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相反。
5.权利要求3所述仿生机器魟鱼的运动方式,其特征在于:该仿生机器魟鱼通过控制局部柔性鳍条(302)的摆动运动,实现模仿鱼类的尾鳍摆动推进模式;由于柔性鳍条(302)呈圆周均匀分布,所以使得机器鱼能够实现向身体投影平面内的任意方向的游动运动。
6.权利要求3所述仿生机器魟鱼的运动方式,其特征在于:该仿生机器魟鱼通过控制所有柔性鳍条(302)以同样的摆动规律运动,实现模仿水母的游动模式运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未经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428002.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金属四氧化三物/石墨烯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手套脱模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