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被动防护式汽车安全保护舱无效
申请号: | 201110412815.7 | 申请日: | 2011-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42267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09 |
发明(设计)人: | 姜冰;姜博仑 | 申请(专利权)人: | 姜冰;姜博仑 |
主分类号: | B60R21/02 | 分类号: | B60R21/02;B60N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24000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被动 防护 汽车 安全 保护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内使用的安全防护舱,是用于婴幼儿、儿童、成人卧式乘车意外发生时防碰撞和挤压的车载安全保护舱,特别是:一种被动防护式汽车安全保护舱。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消费水平的提升,汽车进入千家万户,汽车的发明为人类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汽车在行驶的过程可能因为以外而发生交通安全事故,轻者损坏车辆,伤及司乘人员,重者车毁人亡;因此,汽车设计人员十分重视汽车的安全性能,各种被动安全防护装置和被动安全防护装置不断出现,如:在汽车前面设计安全保险杠和防撞缓冲器,汽车里面设计安全气囊和安全带等;但所有的安全设计只考虑乘坐人的坐式保护;当出行人员因为长途旅行需要缓解疲劳或者是因为睏乏在后排座位休息时,乘坐人员会采取卧式休息,此时人们失去任何防护意识,这时候安全带就不能起到安全防护的作用;尤其是在车内有婴幼儿或者儿童在旅行中疲倦的时候,由于婴幼儿和儿童在正常情况下就无任何防护意识,再加上自身本是幼小弱者,因此婴幼儿或者儿童乘车进行卧式休息时,则需要更好的保护;而目前尚无用于汽车内部用于卧式人员安全防护的保护装置或者是设施。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的发明目的是:提供了一种被动防护式汽车安全保护舱;该汽车安全保护舱设计有舱体防护壳体、舱体防护壳体盖、滑轨和床铺:滑轨和舱体防护内部将床固定在舱内,并且床可以在舱内周向滑动,通过阻尼调节器控制床滑动的摩擦阻力。当汽车处于正常行驶状态,人体躺在床上,当汽车遭受撞击时,在惯性的作用下人体和床将沿着轨道在舱内向上滑动。其原理为,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减小或消除汽车发生事故时对人体所造成的伤害:1、将人体动能转化为人体高度增加的势能;2、动能转化为与导轨的摩擦热能;3、在撞击过程中人、床不分离,人体的重力和惯性力始终挤压在床上,避免与车内结构撞击产生的伤害,同时床在挤压力的作用下及床将压力最终传递到舱外结构,使人体动能转变为床铺和舱外结构的变形能;4、安全舱外壳可以抵御撞击产生的玻璃碎片及其它物体刺穿;5、当车体撞击变形时,安全舱外壳可以有效承受外界的压力,使人体不会受到挤压伤害。根据这个原理,可以将这种被动防护式汽车安全保护舱设计成三种类型:成人型汽车安全保护舱、婴幼儿型汽车安全保护舱和儿童型安全保护舱。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被动防护式汽车安全保护舱是由:舱体防护壳体、床铺、舱体防护壳体盖和滑轨组成;其特征在于:舱体防护壳体内安装两道横向环状导轨;滑轨扣在横向环状导轨上,滑轨和横向环状导轨之间安装有滚柱和阻尼控制器来实现相对滑动和阻尼力控制,其中:横向环状导轨与滑轨可以采用梯型和燕尾槽型两种连接方式连接;舱体防护壳体内安装有床铺,床铺采用插入式设计,床铺的末端设计有舱体防护壳体盖;在床铺与舱体防护壳体之间安装有床铺与滑轨固定支撑柱,床铺利用床铺与滑轨固定支撑柱与滑轨实现固定连接并同步运动;在舱体防护壳体的外侧设计有舱体支撑座。
其中:成人型汽车安全保护舱的设计特点是:在舱体防护壳体上安装有连接伸缩杆,使舱体防护壳体盖通过连接伸缩杆与舱体防护壳体实现分离与闭合;在舱体防护壳体的开口处安装有可以取下的舱体搭接支撑杆。使用时:利用汽车自带安全带将安全保护舱固定在后排座椅上,将舱体防护区壳体沿着连接伸缩杆向外侧移动,插入式床铺随之往外拉出,同时将舱体搭接支撑杆取下,人体通过舱体防护壳体和舱体防护壳体盖中间区域及舱体防护壳体开孔区域进入安全舱内,进入后将舱体搭接支撑杆合上,使之支撑壳体开口区域的两端,增加安全舱壳体的强度;当汽车处于正常行驶状态,人体平躺在床铺上时,若车体遭受意外撞击时,在惯性的作用下人体和床铺将沿着轨道在舱内向上滑动,通过将动能转化和强化舱体外壳的支撑能力对人体起到保护作用。
婴幼儿的汽车安全保护舱的设计特点是:在舱体防护壳体设计有舱体防护可视壳体;舱体防护壳体盖和舱体防护壳体上设计有旋转扣,舱体防护壳体和舱体防护壳体通过旋转扣连接并实现分离和关闭;在舱体防护壳体和舱体防护壳体盖上均设计有通风孔。在使用时:利用汽车自带安全带将安全保护舱固定在后排座椅上,将舱体防护区壳体从舱体防护壳体上拧下来,拉出可拉出式床铺,将儿童放在床铺上,用床铺上的安全带把婴幼儿固定好,将床铺推回舱内,再将舱体防护区壳体拧固在舱体防护壳体上;其保护原理与成人型安全保护舱相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姜冰;姜博仑,未经姜冰;姜博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41281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