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酰化苷类化合物及其制法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110404825.6 | 申请日: | 2011-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43316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13 |
发明(设计)人: | 周海滨;江海龙;傅旭春;俞伟;杨海玲;徐军;鲁俞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立华制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H17/04 | 分类号: | C07H17/04;C07H1/06;A61K31/7048;A61P29/00;A61P19/02;A61P37/00;A61P17/00;A61P17/06;A61P37/08 |
代理公司: | 宁波市鄞州盛飞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3243 | 代理人: | 张向飞 |
地址: | 315174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酰化苷类 化合物 及其 制法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类酰化苷类化合物,以及该类酰化苷类化合物的制法与应用。
背景技术
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湿疹、银屑病等自身免疫性疾病和变态反应等各种免疫性疾病,对人类有极大的危害性。白芍总苷是一种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疗效确切的药物,还可用于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湿疹、银屑病、强直性脊柱炎等。药理及临床研究发现,白芍总苷具有多途径抑制自身免疫反应,以及抗炎、止痛、保肝和抑制自身免疫等多种药理作用。白芍总苷的主要药效成分为一组糖苷类物质,包括芍药苷、羟基芍药苷、芍药花苷、芍药内酯苷、苯甲酰芍药苷等,其中主要成分为芍药苷,其含量在40%以上。对芍药苷的药代动力学研究表明,芍药苷的胃肠吸收很差,其生物利用度很低,并且消除快。
芍药苷名称与结构式如下:
英文名称:Paeoniflorin
化学名:5beta-[(Benzoyloxy)methyl]tetrahydro-5-hydroxy-2-methyl-2,5-methano-1H-3,4-dioxacyclobuta[cd]pentalen-1alpha(2H)-yl-beta-D-glucopyranoside
分子式:C23H28O11
分子量:480.45
结构式如下: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针对上述情况提供一种可用于制备类风湿关节炎药物,以及制备系统性红斑狼疮、湿疹、银屑病等自身免疫性疾病和变态反应等各种免疫性疾病的药物的一类酰化苷类化合物,其特征是它有如下结构通式:
通式一:
R1=H、OH或OAc;R2=对甲苯磺酰基、水杨酰基
通式二:
R1=H、OH或OAc;R2=对甲苯磺酰基、水杨酰基
一种上述酰化苷类化合物的制法,它由下列步骤组成:
步骤一、
R1=H、OH或OAc
把上述结构苷类溶解在有机溶剂中,加入对甲苯磺酰基或水杨酰基等酰化基团的有机溶液,搅拌,充分反应后,适量水洗涤,有机溶剂萃取,将有机溶剂萃取液用无水硫酸钠干燥,过滤,蒸干。无水乙醇重结晶,得粉末状固体。
步骤二、
将步骤一得的粉末状固体用少量有机溶剂溶解,硅胶柱层析,洗脱纯化,得粉末状固体,即为本发明的酰化苷类化合物。
本发明的酰化苷类化合物对大鼠佐剂性关节炎的多发性关节炎指数、继发侧关节肿胀、下降的体重、升高的脾脏指数、升高的巨噬细胞分泌IL-1水平、增强的T、B淋巴细胞增殖反应及关节病理形态改变等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作用。表明本发明的酰化苷类化合物具有免疫调节作用,可用于制备类风湿关节炎药物,以及制备系统性红斑狼疮、湿疹、银屑病等自身免疫性疾病和变态反应等各种免疫性疾病的药物。
附图说明
图1、芍药苷紫外图谱
图2、芍药苷红外图谱
图3、芍药苷对甲苯磺酰化物紫外图谱
图4、芍药苷对甲苯磺酰化物红外图谱
图5、芍药苷对甲苯磺酰化物核磁共振图谱
图6、空白血浆HPLC图谱
图7、芍药苷水溶液HPLC图谱
图8、芍药苷对甲苯磺酰化物甲醇溶液HPLC图谱
图9、芍药苷+芍药苷对甲苯磺酰化物血浆样本HPLC图谱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芍药苷对甲苯磺酰化物的合成
精确称取芍药苷2g溶解在吡啶(10ml)中,在冰水浴中缓慢滴加含对甲苯磺酰氯(3.5g,18mmol)的二氯甲烷溶液(5ml),搅拌反应10h后,先用500ml水洗两次,再用200ml乙酸乙酯萃取,取有机层用适量无水硫酸钠干燥。静置一段时间,过滤,旋蒸。最后用无水乙醇重结晶得浅黄色粉术状固体粗品0.51g,得率为25.5%。
实施例2、芍药苷对甲苯磺酰化物的纯化
精确称取芍药苷对甲苯磺酰化物粗品0.5g,用少量洗脱液溶解,用滴管缓慢加样于硅胶柱上(柱层析用硅胶120g,硅胶柱为的玻璃柱,湿法装柱)。用二氯甲烷-甲醇(15∶1,V/V)洗脱,洗脱液用量根据分离效果而定,同时控制流速,一般为5.0ml·min-1。TLC法定时跟踪鉴定,得到芍药苷对甲苯磺酰化物0.32g,得率为64.0%。
实施例3、芍药内酯苷对甲苯磺酰化物的合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立华制药有限公司,未经宁波立华制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40482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