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提取微生物油脂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376750.5 | 申请日: | 2011-11-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3152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05 |
发明(设计)人: | 洪丰;王勇;姜元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丰益(上海)生物技术研发中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1B1/00 | 分类号: | C11B1/00;C11B1/02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韦东 |
地址: | 200137 上海市浦***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提取 微生物 油脂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微生物油脂提取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去除微生物油脂中细胞碎片的方法,该细胞碎片来源于微生物油脂的提取过程。
背景技术
通过培养收获的微生物细胞一般存在于水相体系中,颗粒细小,含油量高,具有坚韧的细胞壁。因此传统的植物油提油工艺不适用于微生物油脂的制备。一般微生物油脂的制备包括4个步骤:1.在发酵罐中利用适当培养基对微生物进行培养;2.收获微生物的生物质并加以处理(如洗涤/脱水或干燥);3.细胞破壁,包括物理处理(蒸煮、蒸汽爆破)、化学(热碱、螯合剂)、机械(压榨、均质、研磨)等手段;4.从细胞碎片中提取微生物油脂(如溶剂萃取、直接离心分离)。
CN01806424.8提出了无溶剂提取微生物油脂的方法。在水相环境下对微生物细胞进行破壁,然后采用多次水洗、离心的方法,提取微生物油脂。该方法最大的优点在于不采用溶剂提取(<5%)。缺点也较为明显:首先水相体系的破碎细胞混合物粘度较高,极易乳化,直接进行离心分离较为困难;其次通过多次水洗-离心,可得到非乳化的油脂,但冲洗操作容易夹带油脂,使油脂回收率偏低;同时多次水洗过程也会产生大量的工业污水。
US20090156694A1提出了一种较为新颖的微生物油脂提取方法。将脂类与微生物干物质混合,一同经过机械破壁处理,再固液分离、过滤,得到含有微生物油脂的混合油脂。该方法无需溶剂的加入,简单易行。但其固液分离后获得的油脂细胞碎片残留较多,需要经过精度过滤才能将其去除。这无疑将增加了操作成本,影响提取效率。
本发明主要解决微生物油脂制备过程中的细胞碎片残留问题。针对US20090156694A1遇到的问题,本发明在固液分离之前,加入适量的水分,通过搅拌使细胞碎片吸水絮凝,然后再进行离心分离。这样的操作可有效去除微生物油脂中残留的细胞碎片,提高油脂品质。该法相对于US20090156694A1提及的过滤方法,更为简便易行。可有效降低过滤成本,利于实现工业化、规模化生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通过简单易行、成本低廉的技术手段脱除以脂质为载体提取微生物油脂时产生的悬浮在微生物油脂中的细胞碎片。
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微生物油脂生产中去除细胞碎片的方法,该方法包括水洗经破壁处理的混合物料、从而除去细胞碎片的步骤。
具体而言,本发明的去除细胞碎片的方法包括:
(a)将微生物细胞(例如干燥的微生物细胞)与脂类混合;
(b)通过破壁得到含油微生物细胞碎片的油脂混合物;
(c)向混合物中加入适量水搅拌,进行水洗;和
(d)然后固液分离,从而除去所述细胞碎片;
或者,所述方法包括,先对步骤(b)所得混合物料实施固液分离,然后再水洗固液分离所得油相,从而除去所述细胞碎片。
另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生产或提取微生物油脂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1)使产油微生物细胞均匀分散在脂类中,得到均匀的混合物;
(2)对所述混合物实施破壁,获得破壁后的混合物料;
(3)水洗步骤(2)所得的混合物料;和
(4)对步骤(3)所得产物实施固液分离,获得微生物油脂;
或者,所述方法包括,先对步骤(2)所得混合物料实施固液分离,然后再水洗固液分离所得油相,以除去油相中所含有的固体部分,获得微生物油脂。
在以下实施方式中,所述生产或提取微生物油脂的方法还包括步骤(5):干燥所得的微生物油脂;和/或步骤(6):将所述脂类和微生物油脂分离。
上述方法中,脂类选自植物油脂、动物油脂、微生物油脂和合成酯,或其混合物。
上述方法中,所述脂选自大豆油、菜籽油、玉米油、葵籽油、棕榈油、椰子油、花生油、芝麻油、亚麻籽油、橄榄油、牛油、羊油、猪油、鱼油、藻油、MCT、MCLT、低碳链醇脂肪酸酯(如脂肪酸甲酯、脂肪酸乙酯等)、单甘酯、甘二酯,或其混合物。
上述方法中,所述脂类与所述产油微生物细胞的混合比例为(重量比)0.5∶1~99∶1。
上述方法中,所述水洗步骤包括将破壁后的混合物料加热到30~100℃后加入30~100℃的水搅拌。
上述方法中,加水量为产油微生物细胞质量的1-5倍。
上述方法中,通过离心实施固液分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丰益(上海)生物技术研发中心有限公司,未经丰益(上海)生物技术研发中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7675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乙二醇蒸汽喷射泵真空机组系统
- 下一篇:发动机防水装置及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