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数字功放芯片外围复位控制电路及数字电视一体机无效
申请号: | 201110369428.X | 申请日: | 2011-1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2417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29 |
发明(设计)人: | 张喜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同洲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3K17/22 | 分类号: | H03K17/22;H04N5/6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057 广东省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数字 功放 芯片 外围 复位 控制电路 数字电视 一体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数字电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数字功放芯片外围复位控制电路及数字电视一体机。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在开发液晶电视音频放大功能时,会采用音频数字功放芯片。在采用模拟输入数字功放芯片时,对PCB布板走线要求较高,设计电路走线不好时,会造成低噪声大,并在开关机时,由于上电时序不同不受控,易产生较大噪音。
除此之外,现有的静音电路需要用户通过遥控器发出静音控制指令后,数字电视模块中的静音控制信号输入端根据静音控制指令触发静音控制信号输出端输出静音信号,静音控制指令只能在数字电视一体机运行状态下发出,在数字电视一体机进行开、关机时无法自动进行静音处理。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在开、关机时进行静音的数字功放芯片外围复位控制电路及数字电视一体机。
本发明提供的数字功放芯片外围复位控制电路,包括第一电源,耦接至开关控制电路;所述开关控制电路,包括第一输出端以及第二输出端;第一开关晶体管,所述第一开关晶体管的基极耦接至所述开关控制电路的所述第一输出端,所述第一开关晶体管的射极耦接至所述开关控制电路的所述第二输出端,所述第一开关晶体管的集电极通过第一限流电阻耦接至第二开关晶体管的基极;所述第二开关晶体管,所述第二开关晶体管的射极接地,所述第二开关晶体管的集电极耦接至所述数字功放芯片的复位引脚;以及第二电源,通过第二限流电阻耦接至所述第二开关晶体管的集电极。
其中,所述开关控制电路包括:
第一电阻,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耦接至所述第一电源;
第二电阻,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一端耦接至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二端耦接至所述开关控制电路的第一输出端;
第一二极管,所述第一二极管的负极耦接至所述开关控制电路的第二输出端,所述第一二极管的正极耦接至所述第二电阻的所述第一端;
第二二极管,所述第二二极管的负极耦接至所述第二电阻的所述第一端,所述第二二极管的正极耦接至所述开关控制电路的第一输出端;
第一电容,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一端耦接至所述开关控制电路的第二输出端,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二端接地;
第二电容,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一端耦接至所述开关控制电路的第一输出端,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二端接地;以及
第三电阻,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一端耦接至所述开关控制电路的第二输出端,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二端接地。
其中,所述第一开关晶体管的集电极通过下拉电阻接地。
其中,所述第一开关晶体管为NPN型三极管。
其中,所述第二开关晶体管为PNP型三极管。
其中,还包括待机复位控制电路,通过所述第一限流电阻耦接至所述第二开关晶体管的基极。
其中,所述待机复位控制电路包括第三二极管,第三二级管的正极耦接至I/O口,负极耦接所述第一开关晶体管的集电极。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数字电视一体机,包括上述的数字功放芯片外围复位控制电路。
本发明提供的数字功放芯片外围复位控制电路,可以有效的对数字功放芯片进行复位,以实现开关机时的自动静音。
附图说明
图1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数字功放芯片的外围复位控制电路。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图1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数字功放芯片的外围复位控制电路。复位控制电路包括电源Vcc1、电源Vcc2、开关控制电路102、待机复位控制电路104、开关晶体管Q1、开关晶体管Q2。电源Vcc1耦接至开关控制电路102。开关控制电路102,包括输出端A以及输出端B。开关晶体管Q1的基极耦接至开关控制电路的输出端A,开关晶体管Q1的射极耦接至开关控制电路102的输出端B,开关晶体管Q1的集电极通过限流电阻R7耦接至开关晶体管Q2的基极。开关晶体管Q2的射极接地,开关晶体管Q2的集电极耦接至数字功放芯片的复位引脚AMP-RESET。电源Vcc2通过限流电阻R6耦接至开关晶体管Q2的集电极。待机复位控制电路104通过限流电阻R7耦接至开关晶体管Q2的基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同洲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同洲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6942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