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显示装置、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及其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366515.X | 申请日: | 2011-1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29585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08 |
发明(设计)人: | 宁策;张学辉;杨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21/77 | 分类号: | H01L21/77;H01L27/12;H01L29/786;G02F1/1362;G02F1/1368 |
代理公司: |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3 | 代理人: | 黄灿;赵爱军 |
地址: | 100015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显示装置 薄膜晶体管 阵列 及其 制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液晶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显示装置、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TFT-LCD)具有体积小、功耗低、无辐射等特点,在当前的平板显示器市场中占据了主导地位。由于非晶硅(a-Si)易于在低温下大面积制备,技术成熟,成为在TFT-LCD中最广泛使用的有源层材料。但非晶硅材料带隙只有1.7V,对可见光不透明,并且在可见光范围内具有光敏性,需要增加黑矩阵来阻挡光线,这增加了TFT-LCD的工艺复杂性,提高了成本,降低了可靠性和开口率。
另外,随着液晶显示器尺寸的不断增大,驱动电路的频率在不断提高,由于非晶硅薄膜晶体管的迁移率一般在0.5cm2/VS左右,而液晶显示器尺寸超过80in时,驱动频率超过120Hz,需要1cm2/VS以上的迁移率,现有的非晶硅薄膜晶体管迁移率很难满足需求。
氧化物半导体薄膜晶体管以其诸多优势受到研究人员的青睐,最近几年发展迅速。它迁移率高,均一性好,透明,可以更好地满足大尺寸液晶显示器和OLED的需求。但现有氧化物半导体薄膜晶体管,利用底栅型至少需要四次构图工艺完成,并且需要阻挡层(ESL)及保护层(PVX)多层保护才能保证薄膜晶体性能的稳定,其工艺复杂,制造成本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显示装置、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及其制造方法,采用三次构图工艺实现阵列基板的制造,从而缩短生产时间,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阵列基板的制造方法,包括:
步骤A、形成源电极、漏电极、数据线和像素电极的图形;
步骤B、形成有源层和栅绝缘层,以及用于数据线与外部电路连接的过孔;
步骤C、形成栅电极、栅线和公共电极线的图形,或者,形成栅电极、栅线和公共电极的图形。
上述的制造方法,其中:
所述步骤A包括:在基板上形成第一层透明导电薄膜,通过构图工艺形成源电极、漏电极、数据线和像素电极的图形;
所述步骤B包括:形成有源层和栅绝缘层,通过构图工艺形成用于数据线与外部电路连接的过孔;
所述步骤C包括:形成第二层透明导电薄膜,通过构图工艺形成栅电极、栅线和公共电极线的图形,或者,通过构图工艺形成栅电极、栅线和公共电极的图形。
上述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通过构图工艺形成源电极、漏电极、数据线和像素电极的图形,包括:
在第一层透明导电薄膜上形成一层光刻胶;
采用灰色调或半色调掩模板对光刻胶进行曝光,使光刻胶形成光刻胶未保留区域、光刻胶部分保留区域和光刻胶保留区域;
进行显影处理;
刻蚀掉光刻胶未保留区域的第一层透明导电薄膜,形成源电极、漏电极和数据线的图形;
通过灰化工艺去除光刻胶部分保留区域的光刻胶,保留光刻胶保留区域的光刻胶;
对光刻胶部分保留区域的第一层透明导电薄膜进行刻蚀,使得该部分的第一层透明导电薄膜变薄,形成像素电极的图形;
剥离剩余的光刻胶。
上述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通过构图工艺形成用于数据线与外部电路连接的过孔,包括:
在栅绝缘层上形成一层光刻胶;
采用掩膜板对光刻胶进行曝光,使光刻胶形成光刻胶保留区域和光刻胶未保留区域;
进行显影处理;
刻蚀掉光刻胶未保留区域的栅绝缘层和有源层,形成过孔的图形;
剥离剩余的光刻胶。
上述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通过构图工艺形成栅电极、栅线和公共电极线的图形,包括:
在第二层透明导电薄膜上形成一层光刻胶;
采用掩膜板对光刻胶进行曝光,使光刻胶形成光刻胶保留区域和光刻胶未保留区域;
进行显影处理;
刻蚀掉光刻胶未保留区域的第二层透明导电薄膜,形成栅电极、栅线和公共电极线的图形;
剥离剩余的光刻胶。
上述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通过构图工艺形成栅电极、栅线和公共电极的图形,包括:
在第二层透明导电薄膜上形成一层光刻胶;
采用掩膜板对光刻胶进行曝光,使光刻胶形成光刻胶保留区域和光刻胶未保留区域;
进行显影处理;
刻蚀掉光刻胶未保留区域的第二层透明导电薄膜,形成栅电极、栅线和公共电极的图形;
剥离剩余的光刻胶。
上述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公共电极为狭缝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6651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H01L 半导体器件;其他类目中不包括的电固体器件
H01L21-00 专门适用于制造或处理半导体或固体器件或其部件的方法或设备
H01L21-02 .半导体器件或其部件的制造或处理
H01L21-64 .非专门适用于包含在H01L 31/00至H01L 51/00各组的单个器件所使用的除半导体器件之外的固体器件或其部件的制造或处理
H01L21-66 .在制造或处理过程中的测试或测量
H01L21-67 .专门适用于在制造或处理过程中处理半导体或电固体器件的装置;专门适合于在半导体或电固体器件或部件的制造或处理过程中处理晶片的装置
H01L21-70 .由在一共用基片内或其上形成的多个固态组件或集成电路组成的器件或其部件的制造或处理;集成电路器件或其特殊部件的制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