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治疗胃病的苗药组合物及制备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110362423.4 申请日: 2011-11-16
公开(公告)号: CN102370772A 公开(公告)日: 2012-03-14
发明(设计)人: 刘国传 申请(专利权)人: 刘国传
主分类号: A61K36/754 分类号: A61K36/754;A61P1/04;A61K35/56
代理公司: 贵阳中工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52106 代理人: 刘安宁
地址: 551700 贵州省毕节地*** 国省代码: 贵州;5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治疗 胃病 组合 制备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药物,具体来说,属于治疗胃病的药物组合物。

背景技术

胃病包括各种胃炎引起的胃脘痛、十二指肠溃疡、胃球部溃疡、胃官能症等,是常见的内科患疾。胃病成因有多种,也有多种临床症状。例如由于消化不良引起的胃病,会产生胃脘疼痛、腹部饱胀等症状;慢性胃炎的患者则会有胃酸过多、酒后胃痛等症状;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的患者,有饥饿时胃痛、便血等症状。中医认为,犯胃病的主要原因是饮食不节,情志不畅,或先天禀赋不足,因而导致脾胃虚弱,中气不足,脾不健运,胃失和降。数千年来我国在治疗胃疾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近年来,传统的中医和草医公开了许多新配方。已经有数以百计治疗胃疾的中草药配方申请了中国发明专利,例如93102359.9号“一种治疗胃疾的中药制剂及其制法”、00110801.8号“健胃益肠胶囊及其生产方法”、200510043047.7 号“一种治疗胃肠病的中药制剂”、200710114847.2 号“一种治疗胃肠疾病的中药制剂”、200910071178.4 号“一种治疗急性胃肠炎的中药组合物”等。上述种种治疗胃疾的中药配方均各不相同,治疗效果也不尽相同。但医生们仍然在开发新的药物,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苗族是主要分布在我国西南的少数民族。苗族有悠久的民族文化,苗医苗药就是苗族文化的一部分,其中有许多疗效显著的验方。但迄今为止,尚未有治疗胃病的苗药组合物的相关报道和专利申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治疗胃病的苗药组合物,增加治疗胃病的药物品种,为人类健康服务。

本发明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治疗胃病的苗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使其能够批量生产,供应患者使用。

本发明的解决方案是基于祖传秘方,参考发明人多年的行医实践及治疗经验,配制出来的苗药组合物,由以下质量配比的药材组成:

蒲公英500,白花蛇舌草500,虎杖500,延胡索500,

鸡屎藤500,黄芪500,甘草250,小茴250,云木香250,

吴茱萸250,乌贼骨250,陈皮250,山楂250。

上述药材中:蒲公英为菊科植物蒲公英(Taraxacum mongolicum)的带根全草,味苦、性寒,有清热解毒功效,可治胃炎(见江苏新医学院编《中药大辞典》2459页);白花蛇舌草为茜草科植物白花蛇舌草(Oldenlandia diffusa) 的带根全草,味苦甘,性温,有清热、利湿、解毒的功效(见《中药大辞典》754页);虎杖为蓼科植物虎杖( Polygonum cuspidatum)的根茎,味苦,性平,可祛风、利湿、破瘀、通经(见《中药大辞典》1329页);延胡索为罂粟科植物延胡索(Corydalis yanhusuo)的块根,味辛苦、性温,有活血、散瘀、理气、止痛的功效(见《中药大辞典》920页);鸡屎藤为茜草科植物鸡屎(Paederia scandens)的带根全草,味甘酸、性平,有祛风活血、止痛解毒、消食导滞、除湿消肿功效(见《中药大辞典》1214页);黄芪为豆科植物黄耆(Astragalus membranaceus)的根,味甘,性微温,能益胃固表、利水消肿,补中益气(见《中药大辞典》2036页);甘草为豆科植物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的根茎,味甘、性平,有和中缓急、润肺、解毒,补脾益气功效(见《中药大辞典》567页);小茴又名莳萝子,为伞形科植物莳萝(Polyporus mylittae)的果实,味辛苦、性寒,有温脾肾、开胃、散寒、行气工效(见《中药大辞典》1808页);云木香为菊科植物云木香(Saussurea lappa)的根,味辛苦、性温,有行气止痛,温中和胃功效(见《中药大辞典》353页);吴茱萸为芸香科植物吴茱萸(Evodia rutaecarpa)的未成熟果实,味辛苦、性温,能温中、止痛、理气、燥湿(见《中药大辞典》1118页);乌贼骨,即海螵蛸,为乌  科动物乌  (Sepiella maindroni)的内壳,味咸、性微温,能除湿、制酸(见《中药大辞典》1845页);陈皮,即橘皮,为芸香科植物福橘(Citrus tangerina)的果皮,味辛苦、性温,能理气、调中、燥湿、化痰(见《中药大辞典》2637页);山楂为蔷薇科植物山楂(Crataegus pinnatifida)的果实,味酸甘、性微温,能消积食、散瘀血(见《中药大辞典》170页)。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国传,未经刘国传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6242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