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散热基板的制作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342827.7 | 申请日: | 2011-10-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38319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17 |
发明(设计)人: | 张振铨 | 申请(专利权)人: | 欣兴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33/00 | 分类号: | H01L3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诚同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6 | 代理人: | 梁挥 |
地址: | 中国台湾桃园县***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散热 制作方法 | ||
1.一种散热基板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列步骤:
提供一基板,其中该基板包括一金属层、一绝缘层及一第一导电层,该绝缘层位于该金属层及该第一导电层之间,且该金属层的厚度大于该第一导电层的厚度;
移除部分该金属层,以形成一金属凸块;
提供一胶合层,其中该胶合层包括一开口,该开口对应该金属凸块;
提供一第二导电层;
压合该第二导电层、该胶合层及该基板,其中该胶合层位于该基板上,该第二导电层位于该胶合层上;
于该绝缘层及该第一导电层形成一开孔,其中该开孔位于该金属凸块的下方;以及
至少于该开孔处形成一第三导电层。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基板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提供该基板步骤中,还包括下列步骤:
提供一复合板,其中该复合板包括一金属薄层、该绝缘层及该第一导电层,其中该绝缘层位于该金属薄层及该第一导电层之间;以及
使该金属薄层的厚度增加以形成该金属层,且该复合板形成该基板。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基板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提供该基板步骤中,还包括下列步骤:
提供一复合板,其中该复合板包括二金属导层及一树脂载层,该树脂载层位于各该金属导层之间;
于各该金属导层外压合一复合层,其中该复合层包括一绝缘层及一金属薄层,各该绝缘层分别配置于各该金属导层与各该金属薄层之间;
增加各该金属薄层的厚度;以及
移除该树脂载层以形成该二基板,其中该金属导层形成该第一导电层,该增加厚度的金属薄层即形成该金属层。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基板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该金属层的厚度介于38微米至65微米之间。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基板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绝缘层的厚度介于5微米至25微米之间。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基板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导电层的厚度介于10微米至38微米之间。
7.如权利要求1、2、3或5所述的散热基板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绝缘层的材质包括聚丙烯或树脂。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基板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该胶合层的材质包括聚丙烯或树脂。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基板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该金属凸块包括一上表面及一下表面,该下表面与该绝缘层接合,且该下表面的面积大于该上表面的面积。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散热基板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该上表面的面积与该下表面的面积的比值范围介于25%至95%之间。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基板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移除部分该金属层的方法包括微影与蚀刻工序。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基板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于该开孔处形成该第三导电层的方法包括化学镀工序或电镀工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欣兴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欣兴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42827.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大壁厚实心镁合金热挤压模具
- 下一篇:一种具有高度调节功能的卧式活套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