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铟镓锌氧化物肖特基二极管器件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317165.8 | 申请日: | 2011-10-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32474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1-25 |
发明(设计)人: | 王丽;苏雪琼;孙睿;包传辰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L29/872 | 分类号: | H01L29/872;H01L29/26;H01L21/329 |
代理公司: | 北京思海天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3 | 代理人: | 沈波 |
地址: | 100124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铟镓锌 氧化物 肖特基 二极管 器件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铟镓锌氧化物肖特基二极管器件及其制备方法,属于二极管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肖特基二极管是一种金属-半导体结原理制作的低功耗、大电流、超高速半导体器件。在Si、GaAs和InP肖特基二极管的研究中发现,氧化物半导体会增加肖特基势垒高度,提高反向击穿电压大,降低反向漏电流,改善二极管的性能。传统的肖特基二极管反向特性较差,并且制作工艺繁琐,尤其制作肖特基二极管器件最常用材料中的SIC和金刚石价格昂贵,生长温度高(>1000℃)。铟镓锌氧化物半导体是一种新型的非晶宽禁带光电半导体材料,具有高迁移率、稳定性好、制作工艺简单,室温制备等优点,在薄膜晶体管和柔性显示方面有巨大的潜力,备受人们关注。但铟镓锌氧化物大多在薄膜晶体管中担任沟道层,从未关注金属与铟镓锌氧化物半导体材料的接触特性,并制作肖特基二极管。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室温制备,价格低廉,提高二极管性能的铟镓锌氧化物肖特基二极管器件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一种铟镓锌氧化物肖特基二极管器件,它是在硅衬底上,自下而上依次沉积n-SiO2稳定层、n-InGaZnO层和肖特基金属电极层而构成,并在硅衬底下部和肖特基金属电极层上部用欧姆接触电极引出导线。
其中SiO2薄膜的厚度优选300nm-500nm;肖特基金属铝厚度为100~200nm。
该铟镓锌氧化物肖特基二极管器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用去离子水,酒精,反复清洗硅衬底三遍,用氮气吹干;
2)在硅衬底上,利用化学气相沉积法制备300nm-500nm的SiO2薄膜;
3)制备InGaZnO陶瓷靶材:
将纯度分别≥99.99%的In2O3、Ga2O3和ZnO粉末,在研钵中进行混匀与研磨,在常压空气气氛下进行高温预烧结6~12h,烧结温度为1000~1400℃;将预烧结后的粉末经研磨处理后,进行压制成型,得到料胚,成型压力为8~10MPa,保持压力时间2~4min,再次高温烧结6~12h,烧结温度为1000~1400℃,制得InGaZnO靶材;
4)生长n型掺铟镓氧化锌薄膜:
将InGaZnO靶材表面清洗后装入真空腔内,对真空室抽真空,当压力达到10-3Pa以下时,同时向真空室通入氧气,使总压保持在3~15Pa压强下,以紫外脉冲激光为光源进行沉积,对靶材和基片进行自转,靶基距30~50mm;同时调整紫外脉冲激光器输出功率在200~600mw,使得核状羽辉末端恰好接触到基片,在室温衬底温度下生长InGaZnO薄膜,沉积时间为10~60min。
5)用热蒸镀法在2×10-4Pa真空度下,通入18~25A电流,蒸镀10~20分钟,在半导体氧化物InGaZnO薄膜上生长厚度为100~200nm的肖特基金属铝电极;
6)用欧姆接触电极进行粘连,在肖特基金属铝电极和硅衬底上引出金属铜导线。
本发明具有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分别采用化学气相沉积法、脉冲激光沉积法和热蒸镀法分别将SiO2、InGaZnO(其中In、Ga、Zn三元素摩尔比为任意比)和Al依次从下至上沉积在硅衬底上,制备出反向击穿电压大,反向漏电流小,价格低廉、制备工艺简单的铟镓锌氧化物肖特基二极管器件。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铟镓锌氧化物肖特基二极管器件剖面结构示意图;(将2改为下标)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1铟镓锌氧化物肖特基二极管器件的整流特性I-V曲线。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但本发明不限于以下实施例。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铟镓锌氧化物肖特基二极管器件,见图1,在硅衬底上,自下而上依次沉积n-SiO2稳定层、n-InGaZnO层和肖特基金属电极层而构成,并在硅衬底下部和肖特基金属电极层上部用欧姆接触电极引出导线。
实施例1
1)用去离子水,酒精,反复清洗硅衬底三遍,用氮气吹干;
2)在硅衬底上,利用化学气相沉积法制备300nm的SiO2薄膜;
3)制备InGaZnO陶瓷靶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工业大学,未经北京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1716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抗病毒的杂环化合物
- 下一篇:带自动关闭功能的看门狗电路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