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有机不导电基材的化学镀或电刷镀前处理方法及树脂基导电涂料无效
申请号: | 201110314195.3 | 申请日: | 2011-10-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92234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3-28 |
发明(设计)人: | 金国;崔秀芳;钟景高;牛飞龙;刘二宝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工程大学 |
主分类号: | C23C18/20 | 分类号: | C23C18/20;C25D5/04;C25D5/56;C09D5/24;C09D163/00;C09D17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50001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有机 导电 基材 化学 电刷 处理 方法 树脂 涂料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的是一种有机不导电基材(工程塑料、高分子基复合材料等)的表面金属化的前处理方法。本发明也涉及一种有机不导电基材的化学镀或电刷镀前处理涂料。
背景技术
工程塑料以及高分子基复合材料具有比强度高、比模量大、耐疲劳强度好、减震性能好,制品重量轻等各种优越性能,可在较多领域代替金属制件,被广泛应用于航天、航空、交通运输、日常生活等各个领域。然而工程上该类材料的破坏通常都是由表面失效引起的,对其实施表面金属化处理,不仅可以提高其表面机械强度,实现表面的金属质感,而且能改善其在电、热及光等方面的性能,因此对其进行表面金属化是进一步拓展该类材料应用和发展的重要因素。
电镀、化学镀及电刷镀由于成本低,适用性强,镀层质量好,结合强度高而广泛应用于不导电基材的表面金属化领域。长期以来化学镀/电镀在非金属表面的实施采用的均是传统的活化-敏化-还原方法,由于活化液中的主要成分为贵金属钯价格昂贵,使这一工艺成本较高,限制了化学镀方法在有机材料金属化领域的广泛应用。同时由于该工艺形成的化学镀层主要靠化学吸附活性催化点来形成镀层,所以镀层形成速度慢,质量稳定性差,与基体结合力较差,因此寻找新型的、低成本有效前处理方法,是化学镀在有机不导电材料金属化方面进一步应用的关键问题。
电刷镀是从槽镀技术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电镀方法。由于刷镀成本低、工艺灵活、生产效率高、镀层与基材结合强度高且均匀、致密在工程上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但由于电刷镀前提是基体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因此限制了其在非导电材料上的应用。
综上所述,关于不导电有机基材表面形成具有催化活性的导电层的探索具有重要的理论研究意义和广泛的工程应用前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镀层的镀速及镀层质量的可控性好的有机不导电基材的化学镀或电刷镀前处理方法。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该方法所用的树脂基导电涂料。
本发明的有机不导电基材的化学镀或电刷镀前处理方法为:
(1)、对不导电有机基材表面进行平整化、除油、粗化处理;
(2)、向已粗化的不导电有机基材表面涂覆树脂基导电涂料,在热压状态下进行固化,在不导电有机基材表面形成导电固化层;
(3)对导电固化层进行抛光,使其暴露出金属质点。
本发明的有机不导电基材的化学镀或电刷镀前处理方法还可以包括:
抛光后放入由硝酸、盐酸和有机溶剂构成的浸泡液中浸泡处理。
所述的树脂基导电涂料是5g~30g/l金属粉,在1-5g/l偶联剂和20~60g/l无水乙醇的混合物中进行2h~24h表面改性处理,再在0.01~0.1g/l硬脂酸和有机溶剂中进行1min~10min超声共混形成具有化学催化活性的连续导电金属粉悬浊液,将所述金属粉悬浊液配置在与基体具有相同或相似成分的树脂基中形成的树脂基导电涂料。
所述的金属粉为镍粉或铜粉。
所述的有机溶剂为二甲苯。
所述的在热压状态下进行固化的加热温度为75℃。
所述浸泡液的摩尔比组成为,硝酸∶盐酸∶正丁醇∶二甲苯=2∶1∶1∶4,浸泡处理时间为3分钟。
本发明的有机不导电基材的化学镀或电刷镀前处理方法中所用树脂基导电涂料是5g~30g/l金属粉,通过1-5g/l偶联剂和20~60g/l无水乙醇的混合物中进行2h~24h表面改性处理,再在0.01~0.1g/l硬脂酸和有机溶剂中进行1min~10min超声共混形成的具有化学催化活性的连续导电金属粉悬浊液,将所述金属粉悬浊液配置在与基体具有相同或相似成分的树脂基中形成的树脂基导电涂料。
发明的有机不导电基材的化学镀或电刷镀前处理方法中所用树脂基导电涂料还可以包括:
所述的金属粉为镍粉或铜粉。
所述的有机溶剂为二甲苯。
本发明针对有机不导电基材化学镀及电刷镀实施过程中的瓶颈问题,即化学自催化活性金属离子的吸附和材料的表面导电化处理需求,通过加热加压及化学后处理的方法在有机基材表面形成具有催化活性的导电树脂层,同时解决有机基材表面导电化及化学自催化活性离子的吸附问题,为不导电有机基材的化学镀或电刷镀的成功实施提供技术保障。同时,由于涂敷层与基材结构相似形成的涂层结合力强,活性金属导电粉体比例易于调节使镀层的镀速及镀层质量可控性好。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的有机不导电基材化学镀/电刷镀前处理方案工艺简单,成本低廉,调控性强,效果明显,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工程大学,未经哈尔滨工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1419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温高效节能辊筒干燥机
- 下一篇:一种水中升降台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C23C 对金属材料的镀覆;用金属材料对材料的镀覆;表面扩散法,化学转化或置换法的金属材料表面处理;真空蒸发法、溅射法、离子注入法或化学气相沉积法的一般镀覆
C23C18-00 通过液态化合物分解抑或覆层形成化合物溶液分解、且覆层中不留存表面材料反应产物的化学镀覆
C23C18-02 .热分解法
C23C18-14 .辐射分解法,例如光分解、粒子辐射
C23C18-16 .还原法或置换法,例如无电流镀
C23C18-54 .接触镀,即无电流化学镀
C23C18-18 ..待镀材料的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