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化合物氟硼酸钡和氟硼酸钡非线性光学晶体及制备方法和用途有效
申请号: | 201110258171.0 | 申请日: | 2011-09-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78702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20 |
发明(设计)人: | 潘世烈;吴红萍;俞洪伟;侯雪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新疆理化技术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30B29/20 | 分类号: | C30B29/20;C01B35/12;C30B9/06;C30B15/00;G02F1/37;G02F1/355;G02F1/39 |
代理公司: | 乌鲁木齐中科新兴专利事务所 65106 | 代理人: | 张莉 |
地址: | 830011 新疆维吾尔*** | 国省代码: | 新疆;6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化合物 硼酸 非线性 光学 晶体 制备 方法 用途 | ||
1.一种化合物氟硼酸钡,其特征在于该化合物的化学式为Ba3B6O11F2,分子量690.88,采用固相反应法合成化合物。
2.一种氟硼酸钡非线性光学晶体,其特征在于该晶体的化学式为Ba3B6O11F2,不具有对称中心,属单斜晶系,空间群P2(1),晶胞参数为β=101.351(4)°.Z=2,分子量690.88。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化合物氟硼酸钡非线性光学晶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固相反应法合成化合物及高温熔液法生长氟硼酸钡非线性光学晶体,具体操作按下列步骤进行:
a、将氟硼酸钡化合物单相多晶粉末与助熔剂均匀混合,以温度1-30℃/h的升温速率将其加热至温度650-900℃,恒温5-80小时,得到混合熔液,再降温至温度610-830℃,其中氟硼酸钡化合物单相多晶粉末与助熔剂的摩尔比为1∶1-6;
或直接将含钡化合物、氟化钡和硼酸与助熔剂混合均匀,以温度1-30℃/h的升温速率将其加热至温度650-900℃,恒温5-80小时,得到混合熔液,再降温至温度610-830℃,其中含钡化合物、氟化钡和硼酸与助熔剂的摩尔比为2∶1∶6∶1-6;
b、制备氟硼酸钡籽晶:将步骤a得到的混合熔液以温度0.5-10℃/h的速率缓慢降至室温,自发结晶获得氟硼酸钡籽晶;
c、将盛有步骤a制得的混合熔液的坩埚置入晶体生长炉中,将步骤b得到的籽晶固定于籽晶杆上,从晶体生长炉顶部下籽晶,先预热籽晶5-60分钟,将籽晶下至接触混合熔液液面或混合熔液中进行回熔,恒温5-60分钟,以温度1-60℃/h的速率降至饱和温度。
d、再以温度0.1-5℃/天的速率缓慢降温,以0-60rpm转速旋转籽晶杆进行晶体的生长,待单晶生长到所需尺度后,将晶体提离混合熔液表面,并以温度1-80℃/h速率降至室温,然后将晶体从炉膛中取出,即可得到氟硼酸钡非线性光学晶体。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所述含钡化合物为碳酸钡、硝酸钡、氧化钡、氢氧化钡、碳酸氢钡或草酸钡。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所述助熔剂为NaF-H3BO3、H3BO3-Na2O、Na2O-PbO、LiF-PbO、NaF-PbO或H3BO3-PbO。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助熔剂NaF-H3BO3体系中NaF与H3BO3的摩尔比为1-5∶3-6;LiF-PbO或NaF-PbO体系中氟化物与氧化铅的摩尔比为1-5∶1-6;H3BO3-PbO或H3BO3-Na2O体系中硼酸与氧化物的摩尔比为2-5∶1-5;Na2O-PbO体系中氧化钠与氧化铅的摩尔比为1-5∶0.1-6。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氟硼酸钡非线性光学晶体的用途,其特征在于,用于制备倍频发生器、上频率转换器、下频率转换器或光参量振荡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新疆理化技术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新疆理化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58171.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呼吸道感染治疗仪及主动热疗法
- 下一篇:一种自行车后轮双制动器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