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伺服转动平台的精确角度测量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237175.0 | 申请日: | 2011-08-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9835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28 |
发明(设计)人: | 孙涵;程刚;吕太之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金柏图像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B11/26 | 分类号: | G01B11/2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0042 江苏省南京市玄***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伺服 转动 平台 精确 角度 测量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伺服转动平台的精确角度测量方法,即利用图像分析的方法得出伺服转动平台的精确角度。
背景技术
角度是机械、仪器仪表和电子产品制造业中的重要几何参数之一,它的准确度直接影响着产品的质量与寿命。角度测量是计量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微小角度的测量在精密加工、航空航天、军事和通讯等许多领域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和作用,现代自动控制系统、惯性导航系统、精密零件的制造等等,对角度测量的精度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高精度的控制系统需要在一定的角度范围内,测量误差小于几个角秒的角位移测量传感器。随着数字跟踪系统的出现,对测量角度的精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角度测量采用接触式测量或者光干涉测量的方法,由于接触式测量精度低,难以达到高精度,而干涉测量结构复杂,装置较大,价格偏高,数据处理复杂,难以实现在线测量。为此,探索价格低廉、使用方便的高精度的转角测量技术一直是近年来迫切希望解决的难题。
目前,光学测角法除众所周知的光学分度头法和多面棱体法外,常用的还有光电编码器法、衍射法、自准直法、光纤法、圆光栅法、光学内反射法以及激光干涉法等。以上方法在精密测量中已经得到了成功的应用,并得到了较高的测量精度和测量灵敏度。但是,当在室外进行角度测量时,由于伺服转动平台惯性、风力和震动的影响会导致平台相对地面发生了相对运动,而相对光电编码器没有发生运动,从而导致了角度测量误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伺服转动平台的精确角度测量方法,实现伺服转动平台转动角度的准确检测,能做到实时处理,具有较强的抗外界干扰能力。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伺服转动平台的精确角度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
步骤1、安装摄像机和参考标志物的设计;
步骤2、标定摄像机光心,标定伺服转动平台、摄像机和参考标准物的基准头和基准尾;
步骤3、利用图像分析的方法,实时计算伺服转动平台的角度偏差;
步骤4、返回角度偏差,修正角度测量值,得到精确测量结果。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显著优点为:
1、基于视觉反馈和视觉定位,矫正了伺服转动平台受惯性、风吹、震动等影响而造成的角度测量结果偏差;
2、弥补了图像传感器对亮度的适应,采用等角度间隔的红外LED光源作为角度计算参照物;
3、系统时间复杂度低,能实时处理;
4、基于环形地标,这种合作目标,系统配置简单,安装方便、易于大规模推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角度测量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的LED光源设计图。
图3是本发明的整体安装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摄像机与圆环参考标准物标定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的图像分析转台角度原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一种伺服转动平台的精确角度测量方法分四个步骤,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第一步,安装摄像机和参考标志物的设计。
本发明需要将摄像机安装在伺服转动平台的转动部位(如雷达顶部),在转动平台转动时,摄像机能随其一起转动。为了保持测量精度,摄像机镜头的视场角为α度,摄像机横向分辨率为N。
参考标志物的设计要求为:以转动平台为圆心,放置半径D米圆环形参考标志物,要求其半径为D米、每隔α度安装一个光源,共需要安装360/α个光源。参考标准物应固定牢靠,不受外界环境的影响。
光源采用LED光源,由于光源的衍射,在拍摄到的图像中光源的中心很难精确描述,故本发明采用圆环形阵列光源,圆环不发光区域的圆心中心即为光源的中心。图2显示了LED光源的设计。图3显示了本发明的整体安装图。
在夜晚及低照度情况下,摄像机采用红外摄像机,光源采用红外光源,同样可以完成角度的测量。
第二步,标定摄像机光心,标定伺服转动平台、摄像机和参考标准物的基准头和基准尾。
1、摄像机光心的标定,对测角的摄像机进行光心的标定。
2、将伺服转动平台的0度与参考标志物的0度LED光源的圆心对齐,即摄像机镜头的光心对准参考标准物上的0度光源;
3、将伺服转动平台的α度与参考标志物的α度LED光源的圆心对齐,即摄像机镜头的光心对准参考标准物上的α度光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金柏图像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南京金柏图像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3717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反作用力机构及其操作方法
- 下一篇:落地镗铣床主轴箱驱动系统及落地镗铣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