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华南雨蛙促皮肤损伤修复多肽及其基因和应用无效
申请号: | 201110200002.1 | 申请日: | 2011-07-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50217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23 |
发明(设计)人: | 赖仞;武静;刘涵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7K7/08 | 分类号: | C07K7/08;C12N15/12;A61K38/10;A61P17/02 |
代理公司: | 昆明今威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53115 | 代理人: | 杨宏珍 |
地址: | 650223 云***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华南 雨蛙 皮肤 损伤 修复 多肽 及其 基因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提供2种华南雨蛙(Hyla simplex)促皮肤损伤修复多肽Hylareleasin3和Hylareleasin4及其基因和应用,属于生物医学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皮肤作为机体天然的保护屏障,有机械阻挡病原体的作用。一旦皮肤的天然屏障作用被损坏,机体就会立即自动开启生理开关进行皮肤的损伤修复。皮肤的损伤修复由一系列复杂的生物化学及细胞生物学事件组成,经典的皮肤损伤修复模型分为四个连续或是交错重叠的阶段:止血,炎症,增殖和重塑。因此,针对皮肤损伤修复过程的一个或几个阶段进行药物开发,都可能具有良好的靶向治疗意义。
在皮肤损伤修复的增殖阶段,血管生成对创伤愈合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血管形成是一个由多种细胞因子和多种细胞成分参与的、动态的、协调的复杂过程,但其起始的中心环节是血管内皮细胞(EC)的增殖、迁移、分化及管腔形成。多种促进血管形成的生长因子能促进内皮细胞增殖、迁移和粘附。参与血管形成的细胞因子可以分为促血管形成的生长因子和抑制血管形成的抑制因子,两类因子共同决定血管形成的过程。VEGF(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是促内皮细胞有丝分裂素,在生理性和病理性血管形成中都是关键的调节因子,它通过与VEGF受体2(VEGFR2)/(KDR/flk-1)结合发挥作用,能促进内皮细胞的迁移、增殖和增加血管通透性。其它促血管生成生长因子还有血管形成素1(Ang-1)、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肝细胞生长因子(HGF)、转化生长因子(TGFβ1)、表皮生长因子(EGF)、血小板衍生因子(PDGF)等,它们具有广泛的促进血管内皮细胞和表皮细胞增殖及组织再生的生物学活性,对体表创伤、烧伤和溃疡等创面的治疗具有较大的临床应用价值。
在中国的传统中药和民族医药中,许多两栖类动物被作为药材而被广泛的应用,如中华蟾蜍Bufo gargarizans,大蹼铃蟾Bombina maxima,黑斑蛙pelophylax nigromaculata,沼蛙Hyla ranaguentheri和泽蛙Euphlyctislimnocharis等。这些两栖类动物的皮肤和内脏具有广泛的药理活性和临床疗效,已报道药理活性有:广谱抗菌作用、抗肿瘤、局部麻醉、镇痛、免疫调节、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等,另一方面,传统中药药物成分的复杂性及其炮制方法的局限性也是造成药物活性成分不能更好发挥作用的重要原因,因而从这些传统药物中寻找特定的活性单体化合物是中药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之一。在国外,两栖类皮肤特定药理活性单体化合物的寻找已经成为新药发明的热点。近十几年对170多种两栖类皮肤活性肽和类似物进行了筛选,证明有40多种活性肽有较好的药物开发前景。
我国对两栖类药物的应用有悠久的历史,但对其活性成分和药理性质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生物碱等有机小分子,对其皮肤活性蛋白肽类物质的研究还较少。华南雨蛙为雨蛙 科雨蛙属的两栖动物,主要分布于我国的海南,广东和广西等省,主要栖息于树上生活,为了逃避多种生物天敌的侵袭和适应多变的自然环境以及避免受伤等机体损伤,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雨蛙的皮肤发展成为具有多种功能的器官,如:分泌大量抗菌肽抵御微生物侵袭;分泌神经毒素对抗各类天敌;分泌生长因子促进伤口愈合等。
发明人将本发明的华南雨蛙促皮肤修复多肽全序列氨基酸结构经蛋白质数据库进行搜寻比较,未发现有任何相同多肽。发明人将本发明的华南雨蛙促皮肤修复多肽编码基因经基因数据库进行搜寻比较,未发现有任何相同基因。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基于上述现有技术基础,提供两种具有强烈的促进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增殖、及促进HUVEC释放表皮生长因子(EGF)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活性的华南雨蛙促皮肤损伤修复多肽及其基因和应用。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华南雨蛙促皮肤损伤修复多肽:
该华南雨蛙促皮肤损伤修复多肽包括Hylareleasin3和Hylareleasin4,是中国两栖类动物华南雨蛙基因编码,分子量分别为1764.106道尔顿和1707.05道尔顿,等电点分别为9.61和9.60;华南雨蛙促皮肤损伤修复多肽Hylareleasin3和4全序列分别为:Hylareleasin3:NH2-GLLDPVTHILGGFLRR-COOH;Hylareleasin4:NH2-GLLDPVTNILGGLLRR-COOH。
华南雨蛙促皮肤损伤修复多肽基因的克隆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0000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