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移动终端的屏幕延时调整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189123.0 | 申请日: | 2011-06-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41768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26 |
发明(设计)人: | 袁建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星电子(中国)研发中心;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06F3/14 | 分类号: | G06F3/14 |
代理公司: | 北京德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18 | 代理人: | 谢安昆;宋志强 |
地址: | 210019 江苏省南京***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移动 终端 屏幕 延时 调整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终端的技术,特别是一种移动终端的屏幕延时调整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移动终端的发展非常迅猛,向用户提供越来越丰富的功能。相应的,移动终端也配备了更高级的硬件支持,比如:多核中央处理器(CPU)、触摸屏、WiFi、GSP等。对于移动终端来说,这些硬件配备都非常耗能,在电池技术没有取得突破的时候,如何节能就显得尤为重要。
比如,点亮屏幕就在不断耗能,如果不及时关闭就将浪费能源。针对这一问题的节能措施,现有技术通常会统一设置几种固定的屏幕延时,由用户指定一种。如果用户在指定的时间段内没有任何屏幕操作,移动终端的屏幕将自动从点亮状态转变为关闭状态,或者先从点亮状态转变为灰暗状态,再转变为关闭状态。
由于现在技术是统一设置的固定的屏幕延时,使用非常不灵活、不智能。比如:移动终端提供了短信、邮箱、游戏、电子书等功能,并且设置了10秒、5分钟、30分钟三种固定的屏幕延时。通常,用户查看一条短信需要点亮屏幕的时间短,而玩游戏或看电子书需要点亮屏幕时间则比较长。不管用户选择哪种屏幕延时,启动任何应用程序都将统一使用该屏幕延时。比如:用户选择了10秒的屏幕延时,该屏幕延时基本可以满足用户查看短信的需求,却无法满足玩游戏或看电子书的需求。因此,在用户玩游戏或看电子书时,将不断地重新唤醒关闭的屏幕来继续玩游戏或看电子书,非常不方便。相反,如果选择了30分钟的屏幕延时,其大大超出用户使用短信功能的时间,在未关闭屏幕时将导致不必要的能源浪费。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的屏幕延时调整方法,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为应用程序统一设置屏幕延时带来的不灵活、不智能,而且选择不当时容易造成浪费的缺陷。
针对这一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移动终端的屏幕延时调整方法,先为各应用程序单独设置屏幕延时,该方法还包括:
在用户使用一应用程序时,根据屏幕的操作情况和设置的屏幕延时来改变屏幕状态,并记录下N条屏幕从点亮到关闭的点亮状态记录,其中包括应用程序名称、点亮状态持续时间这一对应关系;所述N为大于1的整数;
利用N条点亮状态记录判断:如果N条点亮状态记录中的点亮状态持续时间都大于所述屏幕延时,则根据N条点亮状态记录中的点亮状态持续时间计算其平均值,并根据计算出的平均值延长所述设置的屏幕延时,将延长后的值作为新的屏幕延时;如果N条点亮状态记录中的点亮状态持续时间都小于所述屏幕延时,则根据N条点亮状态记录中的点亮状态持续时间计算其平均值,并根据计算出的平均值缩短所述设置的屏幕延时,将缩短后的值作为新的屏幕延时。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的屏幕延时调整方法,由于是针对应用程序单独设置的屏幕延时,各个应用程序有自己的屏幕延时,而且在调整时,是根据多次记录中的点亮状态持续时间平均值来确定新的屏幕延时。新的屏幕延时可以更能体现用户对于该应用程序的使用特点,或者说用户使用该应用程序应该采用哪种屏幕延时才更加合适,从而更加人性化和智能化。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现移动终端的屏幕延时调整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一个方法实施例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基本思想是:为各应用程序设置单独的屏幕延时,当用户使用某一应用程序时,根据屏幕操作情况和该应用程序的屏幕延时实现屏幕状态的改变并记录,记录中包括应用程序名称和对应的点亮状态持续时间。之后,再根据多条记录计算新的屏幕延时,替代原来设置的屏幕延时。新的屏幕延时将更加符合用户使用该应用程序的实际情况,也更加人性化和智能化。
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现移动终端的屏幕延时调整方法包括:
步骤101:为各应用程序单独设置屏幕延时。此处设置的屏幕延时可以是一个默认值,也可以是上次调整后的值,作为后续调整的基准值。
步骤102:在用户使用一应用程序时,根据屏幕的操作情况和设置的屏幕延时来改变屏幕状态,并记录下N条屏幕从点亮到关闭的点亮状态记录,其中包括应用程序名称、点亮状态持续时间这一对应关系;所述N为大于1的整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星电子(中国)研发中心;三星电子株式会社,未经三星电子(中国)研发中心;三星电子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8912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力母线热缩管的切割装置
- 下一篇:空心纸芯轴自动切割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