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电磁屏蔽的组合物、利用其的装置及结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130025.X | 申请日: | 2011-05-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37101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2-01 |
发明(设计)人: | 孙文贤;张高德;张明智;王裕铭;周春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09K3/00 | 分类号: | C09K3/00;H05K9/00;H05F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陈小雯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电磁 屏蔽 组合 利用 装置 结构 制备 方法 | ||
1.一种用于电磁屏蔽的组合物,其包含:
载体;
多根纳米金属线材,散布于该载体中,其中以该组合物为100重量份计,该纳米金属线材为1重量份至95重量份;以及
多个纳米粒子,散布于该载体中,其中以该组合物为100重量份计,该纳米粒子为0.1重量份至60重量份。
2.根据权利要求1的组合物,其中该纳米粒子为金属或金属氧化物,且该纳米粒子为0.5重量份至20重量份。
3.根据权利要求1的组合物,其中该纳米粒子为金、银、铜、铟、钯、铝、铁、钴、镍或前述金属的混合物、合金或氧化物。
4.根据权利要求2的组合物,其中该纳米粒子为纳米银粒子、纳米四氧化三铁粒子或前述粒子的混合。
5.根据权利要求1的组合物,其中该纳米金属线材为1重量份至11重量份。
6.根据权利要求1的组合物,其中该纳米金属线材的长径比大于10。
7.根据权利要求1的组合物,其中该纳米粒子的粒径小于1000纳米。
8.根据权利要求1的组合物,其中该纳米金属线材与该纳米粒子含量比大于0.1。
9.根据权利要求1的组合物,其中该纳米金属线材为金、银、铜或前述金属的混合物、合金或氧化物。
10.根据权利要求1的组合物,其中该纳米金属线材为金包覆银纳米线材、银包覆金纳米线材、金包覆铜纳米线材、铜包覆金纳米线材、银包覆铜纳米线材、铜包覆银纳米线材或前述的组合。
11.根据权利要求1的组合物,其中该纳米粒子为金包覆银纳米粒子、银包覆金纳米粒子、金包覆铜纳米粒子、铜包覆金纳米粒子、银包覆铜纳米粒子、铜包覆银纳米粒子或前述的组合。
12.一种用于电磁屏蔽的组合物,其包含:
载体;
多根纳米金属线材,散布于该载体中,该纳米金属线材的长径比大于10,该纳米金属线材为金、银、铜或前述金属的混合物或前述金属的合金或前述金属的氧化物,其中以该组合物为100重量份计,该纳米金属线材为1重量份至95重量份;以及
多个纳米粒子,散布于该载体中,该纳米粒子小于1000纳米,该纳米粒子为金、银、铜、铟、钯、铝、铁、钴、镍或前述金属的混合物、合金或氧化物,其中该纳米粒子为0.1重量份至60重量份。
13.根据权利要求12的组合物,其中该纳米金属线材为1重量份至11重量份,该纳米粒子为0.5重量份至10重量份,如此使用于电磁屏蔽的该组合物具有大于10dB的电磁波遮蔽效率值。
14.根据权利要求12的组合物,其中该纳米金属线材的长径比为20到500;该纳米粒子粒径为10到1000纳米;以及该纳米金属线材为1重量份至3重量份,其中该纳米粒子占该组合物的总重量为0.5重量份至2重量份,如此使用于电磁屏蔽的该组合物具有大于10dB的电磁波遮蔽效率值。
15.一种电磁屏蔽装置,包含:
本体,具有一表面;以及
薄膜,形成于该本体的该表面上以遮蔽电磁波,该薄膜包含:
多根纳米金属线材,散布于该薄膜中,其中以该薄膜为100重量份计,该纳米金属线材为1重量份至95重量份;及
多个纳米粒子,散布于该薄膜中,其中以该薄膜为100重量份计,该纳米粒子为0.1重量份至60重量份。
16.根据权利要求15的电磁屏蔽装置,其中该纳米粒子为绝缘导磁粒子,且该绝缘导磁粒子为0.5重量份至2重量份。
17.根据权利要求15的电磁屏蔽装置,其中该纳米金属线材为1重量份至11重量份。
18.一种抗静电装置,包含:
基板;以及
薄膜,形成于该基板上,该薄膜包含:
多根纳米金属线材,散布于该薄膜中,其中以该薄膜为100重量份计,该纳米金属线材为1重量份至95重量份;及
多个纳米粒子,散布于该薄膜中,其中以该薄膜为100重量份计,该纳米粒子为0.1重量份至60重量份。
19.根据权利要求18的抗静电装置,其中该纳米粒子为绝缘导磁粒子,且该绝缘导磁粒子为0.5重量份至2重量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未经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30025.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