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可拆解组合式船舶及其船体模块连接方式无效
| 申请号: | 201110102360.9 | 申请日: | 2011-04-2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80229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9-14 |
| 发明(设计)人: | 赵自聪;殷海波;金跃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船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3B3/14 | 分类号: | B63B3/14;B63B17/00;B63B29/02;B63B9/00 |
| 代理公司: | 大连科技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1119 | 代理人: | 龙锋 |
| 地址: | 116011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拆解 组合式 船舶 及其 船体 模块 连接 方式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物探震源船,尤其涉及一种可拆解组合式船舶及其船体模块连接方式。
背景技术
现有的船舶都是整体构造,没有这种可拆解航行船舶。国内,无论是中国船级社(CCS),还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局,现颁布的“规范”及“法定检验技术规则”都是要求船舶产品是整体构造的,而不是拆解组合的,国外也没发现有拆解组合船舶资料。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进行拆卸、组装,降低生产成本,提高设备使用率的可拆解组合式船舶。
本发明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拆解组合式船舶,主甲板以上包括由驾驶室、作业仪器操作室合成模块,空压机集成集装箱模块两大模块构成,它们与主甲板联接采用带有减震器基座用螺栓联接,主甲板以下包括首部的左生活水给排系统模块(3),右生活住室模块(4);中部的左主发电机、配电板、消防泵及空压机辅助设备模块(5),右主发电机、配电板、消防泵及空压机辅助设备模块(6);尾部的左主机、齿轮箱、尾轴、螺旋桨推进系统及舵系模块(7)和右主机齿轮箱、尾轴、螺旋桨推进系统及舵系模块(8)六个可拆解模块组成,所述6个模块纵向和横向之间是通过纵、横舱壁板与甲板及船底板间联接块相互连接形成整体。
所述联接块由一对螺栓与一对螺栓连接座组合构成。
所述螺栓连接座为空穴形结构,甲板上螺栓连接座空穴口朝上,船底板上螺栓连接座空穴向下。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可拆解组合式船舶的船体模块联接方式。
本发明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拆解组合式船舶的船体模块连接方式。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a,将首部的左生活水给排系统模块(3)和右生活舱室模块(4)的纵壁与甲板间联接螺栓座及纵壁与船底板间螺栓联接座分别对应,用螺栓联接。
步骤b,将中部的左主发电机、配电板、消防泵及空压机辅助设备模块(5)和右主发电机、配电板、消防泵及空压机辅助设备模块(6)的纵壁与甲板间螺栓座及纵壁与船底板间螺栓联接座分别对应,用螺栓联接;
步骤c,将尾部的左主机齿轮箱、尾轴、螺旋桨推进系统及舵系模块(7)和右主机齿轮箱、尾轴、螺旋桨推进系统及舵系模块(8)的纵壁与甲板间螺栓联接座及纵壁与船底板间螺栓联接座分别对应,用螺栓联接;
步骤d,将步骤a、步骤b、步骤c中首部的两模块、中部的两模块和尾部的两模块分别通过横壁的甲板处及船底板处联接块连接,联接块根据计算数量沿横向均匀分布。
所述步骤a、b、c中联接块布置具体位置,根据计算联接块数目及总布置要求合理布置在相关肋位上。
所述联接块由一对螺栓与一对螺栓连接座组合构成。
所述螺栓连接座为空穴形结构,并考虑其结构能均匀把螺栓上的力传递到船体结构上,甲板上螺栓连接座穴口朝上,船底板螺栓连接座穴口朝下。
本发明的可拆解组合式船舶及其船体模块连接方式,方便运输,一个基地作业完成后便于转移下一个生产基地,组合的目的为了恢复整船功能,便于使用,这样一艘船多处多次使用,整个降低生产成本,提高设备使用效率;另外,由于目前国内国际上燃料紧缺,急需寻找石油、天然气、煤炭及其他资源,本船用于在遮蔽海域、滩涂区,以及本船难以从海上到达港湾、内陆湖泊进行物探作业,必须通过陆路运输,把船分割成若干模块,既要满足陆路运输外形尺寸,也要满足运输重量,还要保证模块间联接后水密性,到达目的地后再组装成整体船,实现物探作业。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种可拆解组合式船舶甲板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一种可拆解组合式船舶底舱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一种可拆解组合式船舶主甲板下模块拆解状态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一种可拆解组合式船舶模块甲板连接状态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一种可拆解组合式船舶模块底板连接状态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一种可拆解组合式船舶与船底板连接处螺栓及螺栓连接座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6D-D向剖视图。
图8是本发明一种可拆解组合式船舶与甲板连接处螺栓及螺栓连接座结构示意图。
图9是图8E-E向剖视图。
图中:1、驾驶室、作业仪器操作室模块;2、空压机、集装箱模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船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未经大连船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0236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