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骑乘式车辆有效
申请号: | 201110075768.1 | 申请日: | 2011-03-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07024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0-05 |
发明(设计)人: | 岩田正行;藤井学 | 申请(专利权)人: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01P11/00 | 分类号: | F01P11/00;F02D9/10;B62K1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岳雪兰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骑乘 车辆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骑乘式车辆。
背景技术
已知在二轮机动车中配置有:气缸前倾的水冷发动机、侧视时配置在沿该发动机的气缸体前表面延伸的线上方的散热器、具有节气门体的进气管,散热器与节气门体横向并列配置的结构(例如,参考专利文献1)。根据该结构,能够以不受被散热器加热的排气影响的方式配置具有电子元件的节气门体。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2-037166号公报
但是,在散热器和排气管构成的结构中,如果因发动机的排气量上升等而使散热器的容量增大,则会产生车体宽度方向的尺寸增大的问题。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情况,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骑乘式车辆,其即使在散热器为大型散热器的情况下也能够抑制车体宽度方向的尺寸,并且,能够抑制散热器的排气的影响而配置节气门体。
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的骑乘式车辆具有:车体框架(2),其具有头管(11)、从该头管(11)向后方延伸的主框架(12);发动机(23),其位于所述主框架(12)的下方,使气缸部(52)以向前上方倾斜的方式从曲轴箱(51)延伸出;散热器(59),其配置于该发动机(23)的气缸部(52)前方;进气管(61、30)具有调节供给至所述发动机(23)的空气量的节气门体(30),将所述进气管(61、30)配置在所述气缸部(52)的上方,所述骑乘式车辆的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器(59)具有:在其后面使散热器排气朝向后方且车体宽度方向外侧流动的斜流风扇(323);使该斜流风扇(323)旋转的电动机(325),所述节气门体(30)以从前面看时与所述斜流风扇(323)重合的方式配置在所述斜流风扇(323)的后方。
根据该结构,散热器具有使散热器排气朝向后方且车体宽度方向外侧流动的斜流风扇、使该斜流风扇旋转的电动机,节气门体以从前面看时与斜流风扇重合的方式配置在斜流风扇的后方,因此,该斜流风扇使散热器的排气难以触及节气门体,即使散热器为大型散热器,也能够抑制散热器排气的影响而配置节气门体。
在上述结构中,也可使所述发动机(23)为具有与所述进气管(61、30)相连接的单一的进气口(52F)、从该进气口(52F)向多个气缸分支的分支进气通路(52R)的并列多气缸发动机。根据该结构,能够减小并列多气缸发动机的节气门体的宽度,使散热器后方的排气流易于流动,能够进一步抑制对节气门体的热影响。
并且,在上述结构中,也可使所述散热器(59)与所述气缸部(52)的前端的气缸盖罩(52C)在从前面看时重合,使所述斜流风扇(323)从车体宽度中心向车体宽度方向的一侧偏移配置,在所述气缸盖罩(52C)的车体宽度方向的一侧设置向后方倾斜的倾斜面(372)。根据该结构,即使将气缸盖罩配置于散热器的后方,也能够通过倾斜面而使散热器排气流易于流动,能够抑制对节气门体的热影响。
另外,在上述结构中,也可使所述斜流风扇(323)的车体宽度方向的一侧的叶片与所述气缸盖罩(52C)的所述倾斜面(372)配置在车体宽度方向上相同的宽度内。根据该结构,能够使散热器排气流高效流动,从而能够抑制对节气门体的热影响。
此外,在上述结构中,也可使所述进气管(61、30)以向前上方倾斜的方式从所述气缸部(52)延伸出,使进气管(61、30)的上端与配置在所述散热器(59)上方的空气滤清器(24)相连接。根据该结构,能够将进气管紧凑地配置在气缸部、散热器及空气滤清器所围成的空间内。
而且,在上述结构中,也可使所述散热器(59)从所述进气管(61、30)的前方横跨至所述气缸部(52)的前方而配置,并且,侧面看时所述散热器(59)的倾斜角与所述进气管(61、30)的倾斜角相比,使散热器更加竖直配置。根据该结构,能够尽可能地利用进气管与气缸部前方的空间来配置散热器。
并且,在上述结构中,也可使所述散热器(59)配置于沿所述发动机(23)的气缸体(52A)前表面延伸的线(L11)的上方。根据该结构,能够使散热器配置在比气缸体更高的位置,从而不易沾到来自前轮侧的水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未经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7576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组件安装引导
- 下一篇:使用固态发光器件并具有透明散热器的照明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