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走式干果收获机有效
申请号: | 201020503989.5 | 申请日: | 2010-08-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89778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13 |
发明(设计)人: | 杨学军;尹素珍;张铁;周海燕;王俊;王锦江;刘树民;严荷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现代农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A01D46/26 | 分类号: | A01D46/26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诚同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6 | 代理人: | 梁挥;尚群 |
地址: | 100083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干果 收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收获机械,特别是一种用于大枣、核桃等干果收获的自走式干果收获机。
背景技术
在我国新疆大枣品质优秀、种植面积很大,而且随着耕、种、枣林管理的机械化程度提高;经济效益日益提升,种植面积会不断扩大。机械化采摘已是必然趋势。但目前尚没有适合大枣、核桃等干果类采摘的机械,现有的各种收获机械多是针对田间农作物收割设计的,例如申请号为“200910165768.3”,名称为“联合收割机”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申请;申请号为“200810127246.X”,名称为“联合收割机”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申请等所公开的收获机械均无法适应大枣、核桃等干果类的收获。目前大枣的收获都采用人工采摘进行,劳动强度大、效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满足现有的大枣、核桃等干果收获需求的采果率高且不伤果、不伤枝条的自走式干果收获机。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自走式干果收获机,包括自走式底盘及安装在所述自走式底盘上的收获系统,其中,所述收获系统包括机架及设置在所述机架上的采摘装置和接果装置,所述机架与所述自走式底盘连接,所述采摘装置及所述接果装置均相对于所述自走式底盘的中轴线对称设置,所述采摘装置设置在所述接果装置上方,所述自走式底盘包括车架及安装在所述车架上的前轮及左、右后轮,所述前轮设置在所述车架前端一侧。
上述的自走式干果收获机,其中,所述采摘装置包括采摘辊和采摘驱动机构,所述采摘辊与所述采摘驱动机构连接,所述采摘驱动机构安装在所述机架上。
上述的自走式干果收获机,其中,所述采摘辊包括立柱和打杆丛,所述打杆丛包括多个采摘杆组,所述多个采摘杆组沿所述立柱轴向均匀设置,所述采摘杆组包括多个采摘杆,所述多个采摘杆沿所述立柱周向均匀设置,所述采摘杆的一端与所述立柱连接。
上述的自走式干果收获机,其中,所述采摘驱动机构包括支撑件、振动箱、振动箱驱动件及传动件,所述支撑件与所述机架连接,所述振动箱安装在所述支撑件上,所述振动箱驱动件通过所述传动件与所述振动箱连接,所述振动箱与所述立柱连接。
上述的自走式干果收获机,其中,所述传动件包括联轴器、偏心块、偏心轮轴及同步轮,所述联轴器与所述振动箱驱动件连接,所述偏心轮轴通过所述同步轮与所述联轴器连接,所述偏心轮轴与所述偏心块连接,所述偏心块安装在所述振动箱上。
上述的自走式干果收获机,其中,所述接果装置包括接果带,所述接果带包括固定架与多个顺序排列的接果片,所述固定架与所述机架连接,所述多个接果片分别与所述固定架连接。
上述的自走式干果收获机,其中,所述接果片为片状结构,所述片状结构的接果片与X轴方向及Y轴方向均有一夹角。
上述的自走式干果收获机,其中,所述接果片与X轴方向的夹角和所述接果片与Y轴方向的夹角相等。
上述的自走式干果收获机,其中,所述接果装置还包括传送机和贮果箱,所述传送机分别与所述接果带和所述贮果箱连接。
上述的自走式干果收获机,其中,所述自走式底盘为三轮全液压驱动方式,还包括安装在所述车架上的驱动系统、转向机构及驾驶室,所述驾驶室设置在所述前轮上方,所述驱动系统包括发动机、液压泵及轮边驱动马达,所述发动机与所述液压泵连接,所述液压泵与所述轮边驱动马达连接,所述轮边驱动马达分别与所述左、右后轮连接,所述转向机构与所述前轮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在于:实现了机械化干果收获,减轻果农的劳动强度,大大提高了经济效益。三轮全液压驱动方式,既能保证收获机在果树行间有效行走,又能保证结构紧凑。振动式采摘棍装置,采果率高且不伤果、不伤枝条。其中振动机构,保证了采摘杆高频振动且能自由转动。鳞状接枣装置,能够有效接果、不伤果且无伤害的穿越树干。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机结构主视图;
图2为图1的左视图;
图3为图1的俯视图;
图4A为本实用新型采摘装置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B为本实用新型采摘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5A为本实用新型接果装置俯视图;
图5B为图5A的左视图。
其中,附图标记
1 自走式底盘
11 车架
12 发动机
13 液压泵
14 轮边驱动马达
15 前轮
16 后轮
17 驾驶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现代农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未经现代农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0398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GPRS的微波发射机远程监控系统
- 下一篇:便携式电子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