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变长度进气歧管滚筒式切换阀无效
申请号: | 201020222366.0 | 申请日: | 2010-06-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14496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1-19 |
发明(设计)人: | 宗华甫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恒信汽车发动机部件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D9/18 | 分类号: | F02D9/18 |
代理公司: | 安徽省合肥新安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4101 | 代理人: | 何梅生 |
地址: | 230051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可变 长度 歧管 滚筒 切换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发动机附件,更具体地说是一种发动机可变长度进气歧管的滚筒式切换阀。
背景技术
现行使用的发动机可变长度塑料进气歧管的滚筒式切换阀的结构形式如图2a和图2b所示,位于进气歧管本体管道中的阀芯为一可定轴转动滚筒,在滚筒上、沿着垂直于滚筒中轴的方向上设置过流通孔;滚筒以其上的过流通孔承接在进气歧管本体管道的入口为开启状态。但是在具体应用中,这种滚筒式切换阀存在一个问题,塑料滚筒在注塑成型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产生变形,变形一方面会造成滚筒式切换阀转动时的卡阻,另一方面由于变形造成在滚筒和腔体之间的缝隙,引起封堵时窜气现象,降低发动机性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为避免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可变长度进气歧管滚筒式切换阀,以其特定的结构形式使滚筒式切换阀与腔体之间保持合适的配合关系,保证转动顺畅,同时也避免在滚筒和腔体之间产生缝隙而引起窜气,以期提高发动机性能。
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本实用新型可变长度进气歧管滚筒式切换阀的结构形式是位于进气歧管本体管道中的阀芯为一可定轴转动滚筒,在所述滚筒上、沿着垂直于滚筒中轴的方向上设置过流通孔;所述滚筒以其上的过流通孔承接在所述进气歧管本体管道的入口为开启状态,其结构特点是所述滚筒是以注塑本体为骨架,在所述注塑本体的表层以二次注塑的方式形成弹性体表皮。
与已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体现在:
本实用新型消除了传统塑料滚筒式切换阀的变形缺陷,使滚筒式切换阀与腔体之间获得了良好的配合关系,有效提高了发动机性能。
附图说明
图1a为本实用新型滚筒式切换阀开启状态示意图。
图1b为本实用新型滚筒式切换阀关闭状态示意图。
图2a为已有技术中滚筒式切换阀开启状态示意图。
图2b为本已有技术中滚筒式切换阀关闭状态示意图。
图中标号:1注塑本体、2弹性体表皮。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a和图1b,本实施例中的可变长度进气歧管滚筒式切换阀的结构形式是位于进气歧管本体管道中的阀芯为一可定轴转动滚筒,在滚筒上、沿着垂直于滚筒中轴的方向上设置过流通孔;滚筒以其上的过流通孔承接在所述进气歧管本体管道的入口为开启状态(图1a所示)
本实施例中,滚筒是以注塑本体1为骨架,在注塑本体1的表层以二次注塑的方式形成弹性体表皮2。
本实施例可以按以下方式具体完成阀芯的成型:
首先采用传统注塑方法,在一号模具中放入滚筒的前后轴,可以采用PA6-GF30材料注塑成型滚筒的注塑本体1,注塑本体1在直径上略小于滚筒的外径;
从一号模具中取出注塑本体1,水平放置在平板上进行时效处理;
经过一段时间的时效处理,注塑本体1充分变形后,以注塑本体1作为骨架放入二号模具中,用弹性材料进行二次注塑,二次注塑的目的是在注塑本体1的圆筒表面上,覆一层弹性表皮2。由于注塑本体1的变形已经稳定,注塑本体1的表面再次注塑形成弹性体表皮2的厚度本身很薄,不至于拉动本体产生变形,以弹性体表皮2对注塑本体1的变形进行补偿,以此得到高精度滚筒式切换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恒信汽车发动机部件制造有限公司,未经合肥恒信汽车发动机部件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2236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柴油发动机燃油加热系统油路结构
- 下一篇:履带拖拉机的便洗式水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