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制备抗肿瘤药物的大戟科大戟属植物提取物的制备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1010595961.3 | 申请日: | 2010-12-2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26941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7-20 |
| 发明(设计)人: | 贾晓东;董云发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春秋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7C49/737 | 分类号: | C07C49/737;C07C45/81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10095 江苏省南京***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制备 肿瘤 药物 大戟 植物 提取物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提取方法,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制备抗肿瘤药物的大戟科大戟属植物提取物的制备方法,特别是一种高纯度大戟二萜醇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肿瘤(tumor,neoplasm)是机体在各种致瘤因素作用下,局部组织的细胞在基因水平上失去对其生长的正常调控,导致克隆性异常增生而形成新的生物。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的恶性肿瘤发病率及死亡率一直呈上升的趋势。但近年来,国外的一些主要肿瘤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开始出现下降趋势,这主要归功于医学的不断研究和进展。
澳大利亚的Peplin Biotech Ltd和Queensland Institute of Medical Research联合从大戟科大戟属植物(Euphorbia peplus)中分离筛选出的天然化合物ingenol-3-angelate有显著抗肿瘤活性,作用机制是促进蛋白激酶(PKC)的活性,其II期临床对皮肤癌的治愈率大于90%,2010年3月,丹麦LEO Pharma公布的III期临床的结果也显示取得预期良好效果。
国内天然产物的同仁也从事大戟科大戟属植物提取物,尤其是大戟二萜醇衍生物的抗肿瘤活性。大戟二萜醇(ingenol),它的结构新奇复杂,属四环二萜。以ingenol为母核的系列衍生物具有显著抗癌、抗病毒的活性。国内外医药工作者对其系列衍生物做过大量深入的工作,并取得不少成就。
2003年沈阳药科大学姚新生等从甘遂(Euphorbia kansui)的根中分离了4个ingenol衍生物,活性试验表明它们均具显著抗肿瘤活性。2008年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果德安等人从乳浆大戟(euphorbia esula)的全草中分得16个ingenol衍生物都具抗肿瘤活性。
自ingenol衍生物的显著活性被发现以来,以ingenol及其作为母核的系列化合物持续受到世界医药研究人员的高度重视。他们围绕这类化合物做过大量而深入的研究,在国际著名期刊上发表论文120多篇。现在虽然已经有ingneol通过化学方法合成的报道,但是由于其新奇复杂的结构,其全合成的成本一直无法降低,使得ingenol一直是价格高昂的化合物,严重影响到其衍生物的研究和应用。
千金子是大戟科Euphorbiaceae大戟属Euphorbia植物续随子(Euphorbia lathyris)的成熟种子,是一种毒性中药,收载于《中国药典》中。千金子富含40-50%的脂肪油,国内一直作为能源植物在研究。在ingenol未能全合成以前,为了满足合成其衍生物的需要,千金子一直被用作制备ingenol的原料。虽然Giovanni Appendino等于1999年报道过ingenol的制备工艺(J.Nat.Prod.1999.62,76-79),但是由于其用到价格昂贵的环己烷以及剧毒化学品氰化钾,这样严重限制了其应用推广。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在ingenol全合成的工艺尚不成熟、成本居高不下的前提下进行的,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而提供一种节约成本,降低药品价格,提高收率的从大戟科大戟属植物中提取大戟二萜醇的工艺。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来实现的,它的工艺步骤如下:
a)原料粉碎:取大戟科大戟属植物,粉碎成颗粒状;
b)回流提取:取上述粉碎后的原料1重量份,用按体积比80%-100%的溶剂进行回流提取,所述溶剂为甲醇、乙醇或其混合物;
c)减压浓缩:将提取液合并后抽入浓缩罐中进行减压浓缩成浸膏,冷却;
d)萃取:在浸膏中加入石油醚进行萃取,将上层石油醚,从下层的水及不溶性固体中分离;
e)反萃取:收集石油醚液,置于萃取罐中,加入乙腈后,搅拌5分钟静置分层,放出下层乙腈萃取液,然后按照相同操作,再反萃取2次,将3次萃取的乙腈合并;
f)减压浓缩:将乙腈萃取液减压回收至稠膏;
g)碱水解:将上述稠膏溶解于甲醇中获得样品溶液,加入碱水解0-48小时;
h)中和:在上述碱水解液加入盐酸调节PH至7;
i)减压浓缩:将中和后的溶液减压回收至浸膏状;
j)硅胶层析:将上述浸膏跟硅胶重量比1∶1拌样,烘干后进行硅胶柱层析,用石油醚∶乙酸乙酯=1∶1洗脱除杂后,用乙酸乙酯洗脱得乙酸乙酯洗脱部位;
k)结晶纯化:将上述乙酸乙酯洗脱部位减压浓缩后,放置于冰箱-20-5℃条件下0-48小时,析出结晶得所述大戟科大戟属植物提取物。
其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春秋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南京春秋生物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9596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